学术研讨

创新生态文学理论话语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21-03-29 阅读:2338


李永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生态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当前,我国生态文学创作与研究现状如何?如何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文学话语体系?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生态视角的文学研究

  学术界对于生态文学性质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相占从语言艺术和生态审美的角度,将生态文学界定为“生态审美体验的语言表达”,并概括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对于全球性生态运动的回应,二是以生态审美体验为表达对象,三是以语言为表达媒介。

  事实上,广义的生态文学作为一个创作现象在文学史上早已存在,狭义的生态文学是指现代工业文明后产生的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根基的文学,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文学有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光东表示,生态文学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深入探寻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是以树立生态整体观为价值目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想的独特审美形态。

  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生态文学是人类对现代生态问题进行反思的产物,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样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日比较生态文学研究所所长杨晓辉认为,生态文学研究是生态视角的文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现实性和文学性等特征。生态文学的跨学科性恰恰回应了当下新文科建设提出的问题。

  培养生态意识和生态审美观

  生态文学创作应积极探索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审美形态,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王光东认为,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学继承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正在展开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实践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紧密相连,彰显中国问题意识和中国价值立场,为解决生态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程相占表示,生态文明必然包括生态文学。文学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样式,各行各业都有数量颇为可观的文学爱好者,阅读生态文学作品是培养人们生态意识和生态审美观的便捷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参与,更要有人文学者的介入。杨晓辉认为,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发挥启迪心智、重塑精神生态的作用。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所致。改变人类思维模式,是文学应承担的使命。

  构建民族性的生态审美内核

  国内生态文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诸多成就。受访学者表示,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一些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还存在概念化、简单化和审美品质弱化等问题。如何把外来生态文学理论本土化、推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生态文学作品,多以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文体出现,部分纪实性作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仍缺少进军世界文学阵营的伟大作品。杨晓辉表示,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的研究后继有人,不乏年轻学者加盟,中国是继美国之后拥有该领域研究者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虽有部分学者致力于中国生态文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探寻生态批评本土化,但“西方文论关键词”仍占主导地位,生态批评的“东方文论关键词”仍处于缺乏阶段。此外,生态批评理论如何与文本细读有机结合,也需学界进一步认真思考。

  21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些优秀生态小说,昭示着生态文学具有进入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在王光东看来,生态文学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应把现实生活逻辑纳入艺术创作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的“概念化”理解,发挥生态文学表现生活的作用。中国生态文学应在开阔的世界文化视野中开掘传统文化遗产,构建民族性的生态审美内核。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乏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家应以文学审美形式建立起传统与现代的精神联系;以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创造性想象,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作品。

  程相占表示,我国既有悠久的文学史传统,又有丰富的当代文学作品。国内学者应加强理论创新意识,增强理论创新勇气和能力,在解读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炼新理论命题和标识性概念。摆脱“西方理论—中国应用”的模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中国生态文学理论话语。(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