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内在深层关联之解读

发布:网站 发布日期:2013-09-27 阅读:383308

 ——中国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 2013 年年会评述
夏承伯  王继创

 

由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伦理学学会、辽宁省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研究会、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与清华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育部“985 工程”科技与社会( STS) 哲学社科创新基地承办的“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 2013 年中国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年会”于 4 13 14 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20 余名学者与会,收到论文 100 余篇。会议主要观点如下: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哲学支撑

对生态文明内涵界定至今仍见仁见智。叶平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应包括生态的文明与文明的生态两方面内容。生态的文明即有选择地把生态中的相关因素纳入到文明视野中加以考虑,当下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实践需要创造绿色知识,这种新概念的创造可从国外已有概念嫁接,也可根据中国研究的实际境遇面向实践创造; 文明的生态则体现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即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风气。郇庆治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工业化与城市化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批判性超越。在理论层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蕴涵一种对人类未来文明形态与路径意义上的超越性想象,其提出更多是基于我们对自身一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反思与升华; 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发生着的生态化经济政治转型的自觉认同;基于对自身所处急剧变化着的一体化世界的重新感知,而不能简单化理解为现实资本主义及其文明的一种对立甚至超越状态; 在实践层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于更好应对现代化建设中无法回避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难题,没有“姓资姓社”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社会主义理念与思维可以催生出的制度想象与选择空间,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前缀绝非仅是一种修饰。

哲学是时代精神精华,生态哲学为生态时代精神精华,是生态文明世界观与方法论支撑。刘福森教授指出,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尴尬境地,原因有三: 一是其学科合法性未能准确定位; 二是其研究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缺失; 三是受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影响深远,中国传统哲学“中道”精神与其在中国哲学语境下特定含义在生态哲学研究中的缺位。李世雁教授提出,传统哲学因科学的发展走向寂灭,但此并非终结哲学而是赋予其未来新使命。马恩开启哲学从解释走向行动的生态哲学之门,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制约思想是其生态哲学思想核心内容,故其实践哲学的实质是生态哲学。

二 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与理念建设

生态文明目标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蠃局面。对生态文明本质认识是对其进行深入解读的题中之意。郇庆治教授认为,社会主义与生态主义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两面旗帜,两者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两个侧面,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蕴涵着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与文明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政治想象与动量,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绿色乌托邦未来想象,而它对于一个依然处在高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未来来说至关重要。唐代兴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内在精神是以原始关联精神、有机生成论精神、自创生精神和存在和谐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理性精神; 它是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四者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生境,生态文明就是生境主义文明。

生态文明的理论理念构建与实践理念设计是生态文明现实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卢风教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任务与现代化追求物质主义至上两者存在不可协调的冲突为切入点,提出修改经济增长之定义,使之内含非物质经济。若实现物质财富不增长的经济增长,只能大力发展包括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在内的非物质经济。生态文明的经济 =生态化、稳态的物质经济 + 生态化、扩大化( 不断增长) 的非物质经济。其实现条件是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超越物质主义价值观、幸福观、生活观时,才会有真正激励物质经济生态化和非物质经济扩大化制度,才会真正实现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彼此相容。曹孟勒教授从人性高度探讨改造自然界道德合理性问题。认为只有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设定为实践目的,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 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以合乎真善美的方式改造自然界。唯其如此才具有道德正当性。佘正荣教授认为,一种不能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能保障地球生物圈长期得以健康持续的社会制度根本就不可能与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和伦理要求相符合。人们只有选择与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和伦理要求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人类才可能在地球上得以长期健康地生存下去。王继创博士代表薛勇民团队发言并指出,生态文明时代诉求的环境伦理实践就是生态式自由的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实践,它是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实践的当代具体辩证,其基本特征为伦理关怀拓展的合理性、文化价值理念的生态性和生态道德律令的普世性。蒋劲松副教授以契约论为进路对比既有的与扩展的契约论语境下动物伦理学的不同诉求,曹顺仙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推进追求在原生自然之水、社会生活之水和理想信念之水等层面上人水和谐境界与道德伦理诉求。夏承伯副教授就生态伦理学研究核心问题、自然内在价值、自然主义谬误等争论难题进行阐释,并代表包庆德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学科建设,特别是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前沿专题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交流,强调人类生态文明思想资源的不断累积、自觉挖掘和积极借鉴的重大价值。

三 生态文明的中国观照与现实路径

在全球生态危机与中国实现现代化克服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现实语境下,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思想资源与现实路径是中国学界的重要论题。解保军教授认为,十八大报告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命题有丰富而深刻意蕴,它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形象直观表达,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维度的新体现,是在国家形象表达上的一个新亮点、一个新追求。秦书生教授解析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其思想基础;其内容包括: 观念层面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经济层面强调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制度层面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叶平教授认为,要完善生态文明社会建制当务之急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建制,使生态道德家喻户晓,形成生态道德优越的社会舆论氛围,尤其是开展大学绿色教育或创建“绿色大学”活动。林震教授指出,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主人翁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环保社会行动体系对于环保事业意义重大,建议落实全民参与环保社会行动体系应从加强环境教育、完善公众参与监督体系和拓宽参与渠道三方面下功夫。严耕教授与其团队笃信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评价体系,以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引导政策。继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年度报告 ECI 2010ECI2011 之后,采用国家发布的权威数据完成《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 ECI2012) 》。该书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转移贡献五个领域对我国 31 个省份进行综合评价,首次尝试对我国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进行考察,旨在探究各省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变化之间动态关系。

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教授总结陈词并提出今后中国环境哲学研究方向: 一是选取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关注现实体现时代精神的重大课题为研究对象; 二是既发掘中国传统哲学环境思想资源又借鉴西方环境哲学思想尽快实现环境哲学本土化。

作者单位:夏承伯,包头医学院思政部;王继创,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