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近年来,民俗语言研究引发学界关注,学界从多学科、多视角推进民俗语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民俗语言研究呈现何种发展态势?未来又应如何推进民俗语言研究?围绕民俗语言研究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尚未成为独立学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这些语言与各区域、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开展民俗语言研究,有助于挖掘、搜集与保护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曲彦斌表示,民俗语言学,顾名思义,即以民俗语言和民俗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体说来,民俗语言学是综合运用语言学、民俗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方法、材料,对语言、言语与社会习俗惯制等民间文化现象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形态、性质、规律、机制、源流等进行考察研究,给予科学解释并指导其应用的人文科学。
“民俗语言是伴随着中国民间文化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逐渐被重视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学清告诉记者,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中,民间文化一直未被重视。近三十多年来,民俗语言研究在民俗学家钟敬文的倡导下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就目前来看,民俗语言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民俗语言研究对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和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不断深化的标志。它立足于语言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位置,既是民俗学研究发展的深入,也是语言学研究范围的拓展。
选择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民俗语言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曲彦斌告诉记者,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设立了民俗语言学专题会议,该专题会议关注的民俗语言与社会生活、跨文化交流中的民俗语言问题、民间隐语行话研究和其他有关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四个议题,至今仍是该领域学者持续关注的研究对象。
赵学清表示,采用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对推动民俗语言领域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该领域,一些学者继续进行着民俗语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还有学者通过借鉴口头诗学理论来探讨中国的民俗语言问题,从而取得了新的突破。赵学清主张将民俗语言研究置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下,并认为鉴于民俗语言的口头性、匿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性,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
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也在迅速推进。曲彦斌介绍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四川及香港等地10余所高校先后开设了“民俗语言学”课程,招收培养了近百名民俗语言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建立多类型研究数据库
曲彦斌表示,民俗语言学方法论的主体指导思想,是实证与思辩的有机结合,即在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思辩性的抽象概括,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阐释。具体而言,即田野作业与文献考证并重的方法、定量定性分析与比较研究并重的方法、宏观的总体研究与微观的具体研究并重的方法、精神与物质并重的研究方法等。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认为,民俗语言学在基础理论建设和应用研究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民俗语言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时不我待。因此,民俗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民俗语言基础理论的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使之趋向完整、严密和系统化是当务之急。曲彦斌表示,民俗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还应在吸纳多学科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大数据时代为该研究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视域,也提供了极大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便利。为此,建立多类型的民俗语言语料文本和民俗语言研究数据库,是加速推进民俗语言研究的重中之重。
“民俗语言研究任重道远,亟须学界同行不断努力。”赵学清认为,开展民俗语言研究,既需要具备语言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夯实民俗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学术素养,因此建设发展难度较大。民俗语言研究要特别注重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相结合,重视田野调查。因为民俗语言研究者必须关注研究对象的原始性,对于民俗语言研究来说,简单记录下来的书面语言资料远远不够。在今后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借鉴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民俗语言的特质,进而推动民俗语言学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23日第2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