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8-05-31 阅读:76535

   

    5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2017年底,按照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部署,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积极筹备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学术研讨会,将上海学术界、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向新的水平。

  研讨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燕爽,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分别讲话。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解超,中共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教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吴解生分别主持研讨会。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孙力作总结发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 燕爽

  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具有巨大的真理威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强调,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逐步中国化的百年,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指路明灯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叶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致力于造福亿万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李忠杰

  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他在关注欧洲人民命运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全世界的前途命运。约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论及中国,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科技等。如今,我们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我们要结合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理论精髓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于洪君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使我们得出了两个真理性认识,或者说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历史性启示:第一,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路。继承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简单铭记和复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的某些论述、概念和判断,而是要始终坚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理论精髓,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正确前进方向。第二,纪念马克思的最好方式。继承马克思主义,在于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和传播的有机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研究贯穿于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坚持把对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对青年一代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中共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 周智强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召开会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正是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永不放弃,可见这面旗帜的重要性。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方法、基本途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中国肩负着世界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轩传树

    我们在纪念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时,除了强调社会主义科学性外,还应该重视和关注社会主义价值性。当今的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仅需要破解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难题,同时还要肩负起构建全球新秩序、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应对走向现代化和现代化转型带来的普遍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现实成就,重塑一种能够为内外接受、具有高度共识、有中国基因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共同价值。

     马克思撰写《共产党宣言》体现品格特征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陈锡喜

    马克思撰写《共产党宣言》主要体现三方面品格,一是情感品格,即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我们追溯马克思的心路历程,从人道主义到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是他的情感基础。二是人类知识品格,即汲取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他对人类思维的启示就是由形式思维发展到辩证逻辑,这是当时最前沿的思想家都没有达到的高度。三是精神品格,艰苦的探索精神和忘我的牺牲精神。我们要把马克思的任何一个思想都放到其整个思想体系中,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当中理解,并从发展前进角度来看问题。

    创造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教授 张远新

    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坚持与发展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确立马克思主义及其重大价值。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南。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想武装,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和看家本领。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要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的问题,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要落实到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第四,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回答时代问题,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中国马克思主义应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并创造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沈开艳

    在新时代还要强调政治经济学建构功能,更多将其用于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解决中国发展中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一是回归到政治经济学的本义,作为一门学科、科学,政治经济学要揭示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二是坚持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即在时间层面是当代的、空间层面是中国的、内涵层面是社会主义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三是当前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架构下运行,我们应注意到,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用来分析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我们提升出阶段性、普遍性、规律性的理论来指导。

    真理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于世的基础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首席专家 顾海良

    真理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来能够传播于世的基础,而真理性和科学性必须转化为一系列术语和范畴。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术语的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基本遵循和重要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马克思对经济关系、生产方式的分析集中体现在对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本质把握,这也是马克思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各种经济学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本质特征。如今,我们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要抓住它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 解超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诞生以后,就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接续努力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也给落后国家探索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的实践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 桑玉成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至今已170周年。在这170年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用发展的视野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用发展的视野来认识当今世界,如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发展的实践,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基本态度。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新的学术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诠释性工作”到“研究性工作”、从“功利性取向”向“学术性取向”、从“封闭式视角”到“开放式视角”的转型。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齐卫平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置于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适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需要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彰显,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站在世界前列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所包含的转型思想的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郝宇青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所包含的转型思想,一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转型的前提。二是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动。三是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资产阶级以革命的面目出现,曾经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与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然而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却又成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四是社会伦理规范的转型。五是国际社会的转型,最突出的就是全球化理论。其最重要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发展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生产关系未能跟上生产力发展的速率,根据宣言中对两者关系的论述,必须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就是开创了知行合一的模式

    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力之

    100年前,马克思主义被引进中国,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命运的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所引领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现实起点是,马克思所倡导的理论并不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或探讨世界,而在于指导改造世界的伟大事业。马克思所反对的正是教条主义和对理论的生搬硬套。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所倡导的是知行合一,真理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就是开创了知行合一的模式,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习近上海政法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 杨俊一

    平新时代“伟大斗争”思想的实现方式

    如何解读新时代“伟大斗争”及其国家治理的相关性?第一,“伟大斗争”的世界观是治理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它是治理哲学的现代表达方式,而不是斗争哲学现代化的表达形式。价值正义实现的方式是“伟大斗争”的治理哲学的思想基础。第二,“伟大斗争”的方法论是法治思维而不是人治思维,而“伟大斗争”的法治方式特别强调制度建设的规制意义,即一要依法斗争,二要克服执法不严问题。第三,“伟大斗争”的治理方式是执政现代化的制度安排。法治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方式,也是政党执政现代化的模式,所以“伟大斗争”要与执政党的建设相结合,实现法治化。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05月18日第7版   主办: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华东政法大学   承办: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