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持续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8-05-31 阅读:70521

 

张清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转型发展、跨越提升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系统部署、有序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时,再次强调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持续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现代化发展理念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多年的时间发展到目前水平。中国能否后来居上,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中国完全具有赶超的可能,尤其是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融入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同时享受信息化的红利,而信息化的发展无疑会带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蓝庆新表示。

  “四化”同步发展的提出创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在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杨万平看来,我国坚持新发展理念,找准着力点,走“四化”同步发展道路,这不仅顺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四化’同步发展是基于中国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认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本质是实现“四化”互动。只有“四化”在互动中实现融合、同步、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在蓝庆新看来,“四化”同步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同步发展成效逐渐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化”同步发展稳步推进。正如孔祥智所认为的,“四化”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新型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与保障,而信息化又可以推进和加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在党和政府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引导下,“四化”同步发展成效已经逐渐凸显。杨万平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推出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显著增强;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谈起五年来“四化”同步发展的成果,蓝庆新如数家珍。“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全社会技术水平创新,提升了‘四化’同步发展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实施精准扶贫,直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升了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水平;户籍制度改革,直接促进了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质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给‘四化’同步发展创造了空间和平台。”对于“四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城镇化是新增长点,新型工业化是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保障,信息化是主要发展路径。

  孔祥智近年来的调研聚焦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7年的58.52%,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21世纪以来,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随着传统制度改革和一系列新制度的建立,劳动力这一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要素被充分激活”。他还表示,313,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2018年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这对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

  互动融合 补齐短板

  五年来,“四化”同步发展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中,多次谈到目前仍存在薄弱环节和认识误区。一些学者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四化”同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

  “从发展的现状看,‘四化’同步的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本年度以及今后若干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部署,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孔祥智认为,补齐短板,就要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其中,核心在于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蓝庆新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新型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还有待提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还不充分,不同区域之间“四化”发展水平还不均衡。“建议发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长效带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通过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杨万平认为,“未来应该更加强调国家宏观层面的‘四化’同步,因时因地把要求落实到不同的区域以完成不同的目标,进而促进协同发展。差异化的分工和有效的引导协调机制是未来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抓手”。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323头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