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8-02-27 阅读:107742

 

梁启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0日下午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由此可见,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

  笔者看来,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个体系首先是现代化实体经济,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其次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再次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现代化金融体系,最后是现代化的经济制度体系。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说到实体经济,必然谈到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也能够影响实体经济的经营环境,比如全社会的资金总量和流动、宏观资金循环、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等,也制约实体企业的发展后劲。因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要协调发展,虚拟经济要张弛有度。

  实践证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结果就是导致“泡沫经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就是虚拟经济“玩过火”而实体经济“空心化”。危机后,欧美国家 “再工业化”、重新回归发展制造业的选择,也证明了世界范围内实体经济“理性回归”的趋势。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虚拟经济只能是浮萍一样,没有着落,没有方向,四处飘荡。

  近年来,在国内外矛盾交织的条件下,中国实体经济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比如,成本的不断提高、全社会“脱实向虚”观念的抬头等等。总体而言,实体经济的困境,集中表现在当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制造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近40年的高速增长,制造业功不可没。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装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34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早已超过1/3,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这样的“世界工厂”,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都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出口为导向的装备制造业当前面临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的双重压力,核心竞争力正在减弱。在高端设备上,我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比如行业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设计水平低、关键共性技术缺失、基础配套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基础制造工艺落后、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等等。在中低端产品上,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同时,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我国形成同质竞争。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质量、高价值产能不足;不是有效消费需求不旺,而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有效供给不足。可以说是传统产业代表的旧动力在减弱,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动力不足,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障碍。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们一定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文章来源:2018年02月01日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为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