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军
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今年,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旗下刊物撤销107篇来自中国的论文的事件,又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这一学术之瘤,我国学术界和政府应加以警惕,认真对待,非以顶层设计的“手术刀”从上到下加以治理不可。
解剖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
首要的问题是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尽管它们存在细枝末节的差异,但在学术活动里,凡是涉及伪造、篡改或剽窃的行为皆可被称为学术不端行为。以此为发端,我们尝试探讨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进而探讨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顶层设计。
探讨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就是要问“谁在学术不端”、“为什么学术不端”。这两个问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若只聚焦在其中一面探讨则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偏颇片面的。
就学者群体来说,我们有必要从学术动机、学术能力的角度加以解析。在笔者看来,我国学者中,除了求真务实的学者之外,还存在着一些逐利学者。后者以学术为工具或手段,在自利心的驱使下,其学术活动指向个人利益的维护或实现。
逐利学者又可被分成两类:一类是谋利学者,一类是谋职学者。他们的学术能力一般较为低弱。从已见诸报刊的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学者来看,谋利、谋职学者是高发群体。这是由于大量的职业和职位的考评与论文直接挂钩,而不加分析所发表论文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同时,目前学术制度中一些不合理而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也难辞其咎。
这里的学术制度主要指的是学术评审制度、学术期刊分级制度和专业职称评定制度。由于它们本身的制度设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理顺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是催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生态因子,因此,这些生态因子的综合诱发作用就形成了逐利学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小生境。
在这个小生境里,学术评审制度中的各级课题基金项目申请中的评审把关和学术期刊的各级审稿把关环节,都容易因为学术评审标准的单一性和定量指标的简单性以及个人关系或工作关系催生学术不端行为。同理,起初以方便期刊管理为目的,主要依据期刊的行政级别划分的学术期刊分级制本身,及“以刊评文”、“以课题基金项目评文”的标签评审方法,也容易催生学术不端行为。另外,目前还缺少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制度。理想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治制度,应该成为学者学术活动的“高压线”。然而,目前的事实是,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几乎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计算,而收益却是计入科研成果并兑现为可观的现实利益。综上所述,假如学术制度及其配置更加完善、评审系统及其方法更加科学、同行评议及其地位更加专业、公正、透明和重要,那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抑制和打击就会更加有效。
以“组合拳”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针对以上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对症下药的治理方法,应是从国家层面上、从学术文化上着手顶层设计,着力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标签轻文本、重资历轻资质、重大题目轻小问题、重宏大论述轻逻辑论证、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国外期刊轻国内期刊、重等级思想轻平等交流等的学术文化。因此,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顶层设计应是在从长计利下能够标本兼治、上下互动、左右协调、稳准出击的一套“组合拳”。
其一,改变职业考评、职称晋级“唯论文论英雄”的评审制度和以学历、资历和“关系”胜出的局面,建立以学科或职业特点为基础的多元化评审制度,从而调整学者群体的结构、数量和质量,扩大求真务实学者群体的学术权威、比重和影响力。
其二,增设学术不端行为惩治制度,让独立机构和平台有法可依地管监、治理、惩处和公布学术不端行为等;同时相应改革或调整学术评审制度、学术期刊分级制度和专业职称评定制度,使之能够理顺关系并配置成一套优质的学术制度,使之确保学者能够在相对宽松的学术生态环境中进行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从而促进学术的健康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
其三,完善考评机构、基金委和学术期刊社(或编辑部)等基于学术价值、学术质量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评议过程监督、评议结果审核、公开和申诉等制度,使之有助于提高学术评审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度。
其四,我国目前已注意到要对学术期刊编辑进行编辑知识和能力培训,但还没有注意到也要专门对审稿人进行审稿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因此,有必要增设常规的以学术策划、学术审稿和学术编辑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专项教育,或将它们纳入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五,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中任用一部分有学术热情和学术水平的求真学者主编,主导学术期刊的发展,淘汰不思进取的逐利学者;提高学术期刊编辑队伍的学术素质及其在学术界的生态位,从而提高其审稿的把关能力、决策力和影响力。
其六,将学术写作、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使之改善和提高新一代学生和学者的学术写作水平和学术道德水平,最终形成优良的学术传统并将其代代相承、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08月01日头版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