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研究

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绿色向度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8-14 阅读:232246

 

夏承伯  包庆德

【提要】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的生产力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深厚的生态文明理念。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表现在自然生产力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自然生产力是自然循环产生的自然力,运用自然规律并注重长远与整体效益。社会生产力体现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表现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资源综合利用及其节约限度途径探索,内涵集约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双重效用。研究马克思社会生产力生态蕴含的绿色向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力论  自然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生态意蕴  绿色向度

马克思的生产力论内容博大精深。从生态哲学维度进行重新研读和生态思想层面进行评估考量,就能够发现其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意蕴和深厚的生态文明理念底蕴。在本文,我们将试图梳理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绿色向度。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人类社会不在自然界之外,而存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供养能力与吸纳能力是自然生产力及其作用发挥的体现。自然生产力思想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丰富而具体。

()自然生产力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人与生物圈其它物种一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它“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与物质前提。若无自然界所提供的适宜人类生存的阳光、水、空气等自然条件,人类便不能生存与发展。由此,人类的生产也需要自然条件与生态前提,并把这种“无机的身体”视为更初始的条件,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时刻都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与信息流动,把自然物质按人的需要转化为社会系统有用的物质产品,即物质财富,然后将自然资源未充分利用的生产与生活排泄物返还给自然,通过自然的吸收与净化再重新利用,进行物质再生产。可见,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都离不开自然条件的支持。马克思视自然界为人类劳动的原始食物库和资料库,是一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第一源泉,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8页。]

从生成论角度而言,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8页。]。若无自然载体,劳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换出价值。虽从劳动价值论而言,自然产品由于没有凝结一般人力劳动而成为自然对人类的赐赠。作为资本无偿的自然生产力加入生产不需费资本分文便可带来超额利润的生产要素,但归根结底,任何商品都具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这就是自然价值。自然力应作为劳动生产力的存在始基进而成为利润乃至超额利润的自然前提。此外,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是激发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的素材,大自然是人类精神财富发生始基,具有生命支撑、科学审美、宗教象征等价值。[ 参见[]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148页。]就实践活动空间范围和程度而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都与自然生产力紧密相联并受其制约。既使是创造使用价值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以自然力为依托,并在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下才能顺利展开,且这种活动也只能改变自然物质形态,不能创造新物质。[ 李根蟠:《自然生产力与农史研究(上篇)》,《中国农史》2014年第2期。]创造财富的物质生产活动需要在人与自然协同下才能有效进行。

()自然生产力是自然循环产生的自然力

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8页。]由于地理环境千差万别,自然产品丰富多彩,这些是形式各异的社会分工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不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来源于自然界,就是劳动者首先也是自然界的产物。马克思将人自身与人身外的自然都划为自然力发生作用的领域,认为自然力有比通常所理解的仅由自然发生作用的力量的领域更宽广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指“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在无机界发生的自然力量,还包括在有机界发生的和经过人类劳动改造过的自然力量以及这些力量的整合力。

在自然力功效方面,马克思将提供空气洁净力、土地肥沃力、阳光照射力、水的鱼产力等视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将提供木材的森林、可供开采的煤炭、通航顺畅的河流等视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并认为在文化初期与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文化与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时期,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将取代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的地位而起决定性的作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页。]在自然力发挥功效部门方面,表现为自然恩赐的自然生产力首先大规模地存在于农业劳动中,农业的生产性质决定了要在运用与开发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人的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科技广泛作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大机器工业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以大机器应用为中介,自然力在工业中大规模利用达到空前程度。以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使用为例,美国1920年代早期开始使用拖拉机,到1945年已有230万台,其后拖拉机在原苏联与欧洲才普遍使用,全世界拖拉机数量从1920年的30万台上升至20世纪后期的2600万台;美国在1920年就有联合收割机,但二战前在欧洲却很少见。丹麦到1944年还没有1台联合收割机,但到1970年达到4万台。[ 参见[]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王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2-203页。]这些机器的广泛使用代替畜力与人力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自然力转换与性质方面,“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6页。]由此可见,自然生产力纳入生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效能得以使生产效率提高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借助于大机器即技术中介方可奏效。其次,其发挥作用程度大小还取决于科技方法的适时运用。从资本生成角度而言,由于自然生产力是自然界天然存在,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其性质属于不费资本分文,既使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并入生产过程,并在科技协助下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综上,狭义自然生产力仅指天然自然所特有的自然力,包括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力量及这些力量的整合力;广义自然生产力是“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纳入生产过程和未纳入生产过程,能够创造自然生态财富和社会经济财富的能力。”[ 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生产力。

()运用自然规律并注重长远与整体效益

从物质变换角度而言,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力束缚,并借助科技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发展史。自然万物处于永恒转换与循环之中,其各种功能独特精妙不可复制。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分为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和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两类。

马克思提出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用以批露资本主义对其生存条件的物质性疏离,从而揭示可持续性基础条件业已被破坏。人类为了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把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系统必须与生态系统保持物质变换,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恰恰在自然的生存根基——土地使用上存有盲目性和反自然性。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为获得足够劳动生产力,通过各种形式剥夺农民土地,使其沦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品而存居于各大中心城市,由于人的各种生活消费排泄物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页。]使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断裂。

在农业生产方面,资本主义为提高土地肥力而采取大土地所有制和小土地所有制两种方式,但在实践中前者更直接滥用与破坏土地自然力,后者更多滥用与破坏人类自然力,从而使土地肥力持久发展源泉遭到破坏,可见“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页。]。资本主义造成物质变换裂缝不仅表现在土壤养分循环或城乡关系断裂上,而且还表现在森林砍伐、土地沙漠化、气候变化、森林中鹿群消失、物种商品化、污染、工业废弃物、有害物质污染、循环利用、煤矿资源耗竭、疾病、人口过剩、以及物种进化等。[ []约·贝·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刘仁胜等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8页。]这种对土地自然力的滥用与破坏,对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对人口自然力的极端压榨,造成整个自然界日益退化与不断异化,这是自然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持续的真实境遇。

恩格斯以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亚细亚以北、阿尔卑斯意大利人、西班牙种植场主为例,劝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局部利益,而应学会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学会预见人类对自然干预所引起的全局长远后果;学会支配至少是最普遍生产行为所引起较远的自然影响,学会预见和调节经济活动的较远的社会影响。[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人类应在认识与顺应自然情况下使自然人化,因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他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会导致土地荒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当代人类还在重蹈覆辙。发达国家木材需求与发展中国家因人口骤增需要增加农业用地压力,从1950年后就导致世界热带森林地区毁林热潮,在最近半个世纪中热带森林覆盖区由28亿公顷下降为15亿公顷,其中亚洲原始森林的9/10被毁,西非有些国家毁林速度达到每年15%左右。据估计,21世纪初世界各地热带森林以每天平均86000公顷,或每年3100万公顷速度被毁,按此速度,世界热带森林至迟在21世纪中期将会被彻底毁掉。[ 参见[]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王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10-211页。]砍伐热带森林涉及毁掉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地球动植物物种(大约是3000万种)一半左右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物种消失速度最保守估计也认定为每年约为5万种,其中绝大部分尚未被科学认识就灭绝了;热带森林毁灭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植被覆盖被移除后,来自太阳的能源就不再部分被树木所吸收,而是从几乎赤裸地地面反射回去,使得气温上升从而阻止雨云形成。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有限度的!马克思以土地为例,认为人只是土地使用者而非所有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8页。]因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我们既使达到眼前局部利益也不必过分陶醉,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560页。]短期预期成果的取得往往被长远和出乎预料的影响抵消得荡然无存。

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对人类的警示主要体现在:其一,生产力系统有明晰的绿色向度,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题中之义,任何遮蔽自然生产力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目前学界应与时俱进,加强对自然生产力思想的研究,旨在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学理支撑与理论指导;其二,自然生产力不仅是物质财富源泉而且也是精神财富源泉,还是商品使用价值与超额利润始基,尤其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基础,社会生产力实体要素均与自然生产力密切相关,人类应对其加倍珍惜,“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525日。]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山论”的喻断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指导;其三,自然生产力实质是自然循环产生的自然力,天然具有价值,因此,应该把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社会文化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流动的合理顺畅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四,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正确认识自然规律为前提,对自然应坚持“开发利用与修复治理”同步的举措,在尊重与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应特别重视长远与整体的效益与影响。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生产劳动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发展史,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劳动、物质资料节约循环利用、内涵集约生产与科技的资本主义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马克思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切入点来考察人与自然关系,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将人的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统一起来,也唯有生产劳动实践才揭开自然界之神秘面纱,把现实的自然展现在人面前,并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拓展,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才能不断实现。劳动不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而且也是人类社会以及由此展开各种关系的始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物质变换包括物质转换、能量转移、信息传递和价值转换等形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既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也是历史展开的基本条件。人们只有首先从事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可生存,在生存满足基础上才能从事科学探索、政治管理、宗教研究、艺术创造等历史活动。在此过程中“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545页。]。这表明,人类劳动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不断延续、拓展和深化的。若这一物质变换不畅或受阻便会造成物质变换裂缝,劳动相应地蜕变成异化劳动,实践活动倘若停止,则将导致人类及其文明的消亡。

在造成物质变换裂缝诸多原因中,城乡分离、远距离贸易等表面原因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等深层原因所决定的。[ 参见陈学明:《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的生态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而所有这一切的现实根源都是在资本利益驱动下的经济活动需求无限扩大与生态负荷过重而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以及社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迅速增长与自然净化能力难以正常维持之间骤增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生产力增长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补偿自然生产力的减少问题。马克思首次将异化与劳动相关联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人劳动成果之间的对立和疏离,资本主义生产在促进与提高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的同时,却在物质与精神上将劳动者变成单向度的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量的增大是以劳动力本身的破坏和衰退为代价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页。]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人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一切皆以异化形式呈现出来。深入研究并全面阐释资本主义生产下的异化现象,是当代人类安身立命的重大课题。而“物质变换概念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表达自然异化(以及它与劳动异化的关系)概念的具体方式”[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刘仁胜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最直接的贡献就是蕴含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

()资源综合利用及其节约限度途径探索

如果把物质变换看作是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问题,那么物质循环则是劳动再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问题。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反复利用的循环状态,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之中。自然界物质循环又称生态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具体物质在环境作用下,依次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序列过程进行的周而复始运动发展。人类社会经济循环是指在一个具体经济过程中通过社会生产过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循环运动与不断运行发展。马克思对产业资本进行详细考察后得出产业资本要依次经过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等三种形式,他在深入分析资本循环过程中三个公式的基础上,得出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及其循环的形态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在空间上是并存的结论。由于生产与消费的连续不断性是每一个社会得以维系的重要条件,在任何社会形式下,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总是紧密相联,都表现为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连续不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价值循环不已,但每一循环都是螺旋式上升过程,从而推动社会再生产向前发展。

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而言,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一方面不断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劳动材料,通过经济再生产加工成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不断把相伴随而产生的各种生产与生活排泄物返回自然界,利用其净化功能融入自然再生产。这种生产与生活废弃物是社会经济系统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产生的。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排泄物的区分及循环利用思想包括废物再利用与再循环、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量最低化、稀有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等。马克思认为,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如果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量超过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则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由此,要使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良性进展,就必须消除污染物,化废物为原料,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为什么要再利用废物并使其参与循环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原料的有限性,随着消耗速度增快与规模扩大,其价格日益昂贵;其次在于每个物种都有各种属性,籍此可以作为多种劳动过程的原料,各个劳动过程也可根据各自所需选取物种;最后在于废料有多种用途,可被不同的生产部门所利用。但废物再利用具有一定条件:一是废物必须达到一定数量与规模,且在大规模劳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二是依赖技术发明与改良,使废物某些新功能得到开发并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得到利用;三是依托科学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化学的进步,使废物的有用性不断被揭示出来。而废物再利用的途径有三:一是对废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成为再生产的原料;二是发挥科技功能把废料转变成另一种有用产品;三是通过生产工具革新研创出废物的多重功效。废物的利用程度既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又取决于原料本身质量。马克思还提出原料充分利用的两个限度:“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即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共生企业生态产业链[ 参见廖福霖等:《生态生产力导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在这方面起到示范作用。该园区共生企业生态产业链包括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石膏板厂、微生物公司与废物处理公司5家企业,发电厂为全镇提供热能使得镇上燃油渣火炉全部关闭由此减少了烟尘排放,同时它还为炼油厂和制药厂提供工艺蒸汽,部分冷却水被输送至养鱼厂,脱硫设备副产品石膏卖给石膏厂,产生粉煤灰被水泥厂回收利用。炼油厂产生火焰气通过管道运至石膏板厂和发电厂供生产使用由此减少火焰气排放,制药厂产生废渣废水经杀菌消毒后被农民用作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用量,药厂产生酵母被作为猪饲料。微生物公司利用微生物恢复被污染土壤,废物处理公司收集所有企业废物并利用废物产生沼气发电,产生残余污泥则被微生物公司用作生物恢复过程的养料。整个园区通过代谢链条关系,实现废物零排放。

()内涵集约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双重效用

生态经济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实质上是在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价值如何得到补偿,实物怎样得到替换问题。唯有消耗能得到相应补偿情况下,再生产才得以顺利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引起地域生产规模扩大;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在原有地域内扩大生产规模。外延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与绝对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有异曲同工之效。“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3页。]这是外延增长的特征。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采用新科技和改善经营管理等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这是内涵增长的特征。

集约与粗放耕作方式是相对于级差地租两种形态而出现的对提高土地产量的经营方式。与粗放是同量的资本分散“投在较大的土地面积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2页。]不同,集约是同量的资本集中投在同一土地上,即在同一土地上连续进行投资,或较大程度上在较好土地上投资。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基础,即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基础。同理,粗放耕作方式也是集约耕作方式的基础与出发点,但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因为在前者条件下,产量增长仅仅以生产要素数量递增作为保障,而不考虑质量与技术提高等因素影响,这样产品量增长源泉狭窄,而且还会遇到各生产要素数量有限或种类稀缺等生态限制,也受到社会发展水平限制,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而后者主要是通过“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彻底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3页。]得以实现,即通过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而实现,它不仅可以突破延长工作日实现经济增长的局限性,而且还可以突破自然生态和社会道德限制的局限性。但后者不会自动实现,在其必备条件方面马克思强调两点:其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只有科学新发现与技术新发明充当生产手段时,用较少量劳动力推动多量机器和原料的愿望才能实现;其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工人平均熟练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必须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出符合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型劳动者。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进步功效与局限性进行探讨,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科技进步功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充当人与自然关系中介,促进财富增长和生产力发展;二是拓展资源利用空间并挖掘资源利用潜力;三是增强人们认识和发现废物资源利用途径。虽然科技进步提升了人们认识与变革自然的能力,但由于其内部存有背离价值旨趣的可能性,其破坏力不容忽视。“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6页。]科技负效应产生主要原因为“科学认识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展现为与技术应用在时空维度上的背离。”[ 陈墀成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3页。]在时间上,生态效应由于更多时候表现为长远性而具有滞后性;在空间上,生态环境构成因子具有流动性,科技生态效益作用范围较广,其受益对象具有不确定性。资本主义生产唯一目的是攫取超额利润,当科技发展有助于实现其预期目的,便大力支持,否则就竭力反对,至于生态效益往往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马克思社会生产力生态蕴含的绿色向度主要体现在:其一,劳动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克服异化劳动,探寻一种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生态劳动便成为可能,从而使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得以实现。其二,造成生态危机的现实根源是以追求超额利润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任何对于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措施都只能缓解而不能根除生态危机,人类对待资本的合理方式只能是既利用其创造物质财富的优势功效并使其发挥至最佳,又限制其对生态系统破坏的消极影响并使之降低至最小。其三,既然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且功效多重,由此人类应在自然生态阈值范围内对其充分合理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对待稀有资源尤其注重节约与慎重开发,在遵循资源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四,充分发挥科技功能使生产方式由外延粗放经营向内涵集约经营转变,但对科技要进行生态化规范与引导,从而使其最大程度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杠杆与有益工具。

[*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6XZX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29)和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121106-22)成果之一。参见包庆德:《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维度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6期。]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06作者夏承伯是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教授;包庆德是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