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研究

卡逊“海洋三部曲”生态哲学思想之解读——纪念蕾切尔·卡逊逝世50周年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8-07 阅读:284600

 

夏承伯  包庆德

提及卡逊使人想起其传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其实卡逊此前就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成名之作恰是“海洋三部曲”。卡逊自诩为:“实际职业是写作而非生物学,”而“兴趣恰恰在海洋和海洋里的生命的海洋生物学家。”(林达·利尔,译者前言第2页)“海洋三部曲”奠定的写作风格、学术品位和经济基础,使其能与著名科学家联系求证科学数据作为事实依据并能全身心专注于《寂静的春天》写作,还使其在面对论敌诋毁时信心十足,勇气非凡最终惊醒美国乃至世界环境意识。本文旨在对其“海洋三部曲”进行梳理,挖掘其生态哲学意蕴,在人海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重温卡逊卓越的海洋见识对于提升人们的海洋意识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一、《纵观海洋》:崇尚万物循环与敬畏生命的伦理情怀

卡逊的书改变了人们对海洋的看法,进而改变了人们对整个地球的态度。(莱斯利,第1页)卡逊与海结缘源于求学匹兹堡宾夕法尼亚州女子学院,当她颂读丁尼生诗歌“洛克斯利厅”——“伴着雨伴着风或者大火或者白雪、大风卷起,飞向大海,于是我也启程”诗句而与之产生心灵共鸣。卡逊将其归于“那一行诗是在和我的内心对话,它似乎在给我指出一条奔向大海的道路——尽管那时我还从未见过大海,但那时我的命运似乎就以某种方式与大海联系在一起了。”(林达·利尔,第37页)在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里,卡逊“首次真正理解了真实海洋世界——即被生活在海里的鱼、海岸的滨鸟、沙滩上的螃蟹以及其他生物所熟知的世界……第一次让自己想象力延伸至海底并将之与科学事实勾联起来,直至其能见到那些生物自己生活在神奇海洋世界的整个生命历程。”(Lytle, M.H,2007,p.35)

1936年8月,卡逊因兼具生物学知识又擅长写作获得在华盛顿渔业局系列广播节目“海底罗曼史”工作机会。其介绍海洋生命的小册子《大洋海底》,标志卡逊首次作为公众感兴趣的作者登场。文章寓示作者万物循环观——其一,参与循环的各种要素中,最基本的有钙离子、硅酸原子。经历海洋漫长过程,它们“赋予了生物生命、力量和美等令人目不暇接的多样性。”(Carson R,1937,p325.下引卡逊文献仅注年份和页码)“一个生命死亡,必有另一个生命继起,珍贵的生命基本元素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链。”(1941,p65)甚至是海滨中每颗普通沙粒也是美丽、神秘变化的物质,其在曝晒、崩裂、风雨侵蚀过程中,自身矿物质虽经历种种不同命运,但从中可“回溯至生命乃至地球本身混沌的开端,这是生生不息的生命迹象。”(1955,p.125)归结为“粒子分解永不停息。”(1937,p.325)其二,联系各种生命形式转换中介是食物链。水从地球和大气中吸收简单物质将其储存起来,直至春光唤醒沉睡植物迸发生命活力,成群浮游动物依靠大量植物成长繁衍,随之其又成为鱼群的猎物,所有一切在自然法则下终将转换为其自身的组成物质。在宇宙衬托下特定动植物出现的生命周期本身就是无尽变化全景中的幕间休息。(1937,p.325)不仅生命如此,各类矿物质也参与循环。虽“各地方的陆地组成物质不断改变,但依照自然法则,所有的物质终将归于大海,故而数千年来海水中的矿物质总含量一直在递增。”(1951,p.185)其三,万物始于并归于海洋。“海洋中的每个生物,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最终以物质循环的方式归于水中。”(1937,p.325)连留存于海面上的生命微尘,即硅藻胞体,亦能证明生命生生不息,只要和煦阳光照射,加之化学元素滋养,便能再现春之神奇。(1951,p.36)海、海岸、群山的关系亦如此。海水长久侵蚀终将山峦化为尘泥,归入海中,海岸终将被海水淹没,岸边城市村镇终将归之于海。(1941,p162)总之,“世上一切最终皆归于海,其就像自洪荒时期就川流不息的河流,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宿。”(1951,p.212)

《纵观海洋》是其海洋处女作。卡逊以文学诗意般笔调生动描绘了海岸、浅海、深海几种典型生物生活史。《巴尔的摩太阳报》评价其“不仅仅是简洁干净描述一条鳍鱼或剪嘴神奇而迷人的生活。卡逊本身语言就异常华丽,这归之于其融想象力、语言张力与诗歌般韵律于一体的遣词造句,故每章结尾读者很难区分是被故事本身所打动还是被其讲述方式所吸引。”(McCay M A,1993,p.34)透过其浅表海岸环境生活史,字里行间呈现出“敬畏生命”的伦理自觉。

曾几何时,文化积淀与技术观照是人之生命至贵至尊,历来蔑视或漠视人之外的其它生命。而敬畏生命中的“生命”囊括人之生命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命。“不仅适用于精神的生命,而且也适用于自然的生命。”(阿尔贝特·史怀泽,第131页)崇拜感悟、尊重善待直至保护促进、发展完善生命是敬畏生命的基本要求与具体体现。敬畏生命体现了一种道德关爱范围的扩展与伦理自觉精神的升华。

“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同上,第9页)敬畏生命的直觉来自于对生命宗教般虔诚信仰与谦卑意识。在外观看似黑暗、单调、无生命海岸地区,实则蕴含生命深层所指。这是“一个暧昧不明、难以捉摸,令人永远充满希冀的意义。只要是岩石入海处,微生物便会刻画下幽深的铭记,人们只能明白其中部分涵义,虽然它和潮水与海洋似乎有着某种关联。”(1955,p.48)无论是海岸生命主角“银条”,还是浅海生命主角鲭鱼“史康波”以及深海生命主角鳗鱼“安桂腊”,皆受繁衍延续的神秘力量所驱使而一无反顾冒着生命危险而迁栖至后代生长发育的适宜之处。在发育成熟时,“快速成长的美洲鳗,体内一定起了不可名状的变化,让其愈来愈偏向洋流西侧……其肌肉潜藏力量显现出来,它们逆风、逆流、向岸边游去;透明小身躯的每次行动,皆受盲目而强烈的本能驱策,朝向一个其既定目标前进——是烙印在其种族记忆深处的神秘标识,引导其奋勇当先,毫不犹豫地游向父母来自的海岸。”(1941,p.159)动植物自然形态与生活习性皆由环境塑造与影响。“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蕾切尔·卡逊,第4页)古代炼金术士们无论怎样用坩埚提炼,或现代科学家们无论怎样在实验室内尝试,皆无法获得这些环境条件所创造出的神奇生命。(1951,p.7)在本能和遗传共同形成的生命形式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生物仅是那些在恰当时间呆在合适空间的生物。

敬畏生命“善”之原则可进一步解读为站在自然物立场确立评价标准进而呵护救助生命。卡逊细腻观察剪嘴鸥群并与之共鸣造就了如诗如画场景。剪嘴鸥群“边飞翔,边高鸣,音符忽而高亢,忽而低沉,温柔时如鸽子咕咕,尖锐处似乌鸦聒聒。整支合唱队忽升忽降,时而宏音扩量,时而颤音悸动,终于飘扬远去,在静止空气里,如一队猎犬,呼号奔跑而去。”(1941,p.12)海岸边微小动物是被人们误识为植物的海星,其像由没顶悬垂下来飘逸的淡粉色花朵,若秋牡丹一样完满,其如此纤细,脆弱得难以在充满蛮力世界中生存。然而每个细部都自有其功能,每一支茎、芽体和似花瓣的触手,皆为应对生存现实而生。(1955,p.4)若要理解海洋必须对人类传统思维方式进行颠覆式革命,须将人类主体地位还于宇宙中普通一员,将主体还于海洋及生存于其间的各种生命。因为海洋是生物母体,游弋于其中所有生命的生死大权无一例外全掌控在其手中。海洋及周边生命如同许多生命一样是永恒的。《纵观海洋》“每一页都浸透着宽阔海岸的气息、浩渺海水的动感、汹涌波涛的声响,而包涵这一切之上的即为主宰海洋万物的力量——大海。”(1941,p.3) 若要真正感知海洋中生物生活,需暂时抛弃人类惯常评判逻辑。海中时光流动由潮汐韵律而非光影变化来标识,生物生命也以水之存在与否而决定,世界变化不取决于日落黎明而代之于潮水起落。(1955,p.78)若用人类思维方式对海洋生物作判断,将永远不会体味鱼之滋味。在鱼的世界里诸多讯息由波浪或涟漪传递。悠而轻微震动有时意在提示小虾、小龟这类的可食动物正在前方成群游走。(1941,p.11)同一事件对于鱼类而言主要是生理反应;而对于人类而论则主要是心理作用。(1941,p.5)记时由时钟与日历转换成为光暗与潮汐,这种自然生命角度来理解自然、人、世界以及人与自然主体间性思维与方法其本质就是倡导敬畏生命的表现。

大自然最有智慧,值得人类效仿。如沙滩雌龟产下卵后“细心用沙掩盖卵穴,前后左右地爬来爬去,籍此达到使人辨识不清卵穴的确切位置。”(1941,p.13)以此来迷惑捕食者。而苔原动物都擅长伪装,若静止不动,谁也不知道鸟巢或旅鼠在何位置。(1941,p.41)甚至雏鸟们都学会“听到雌鸟示警的叫声时伏倒在地,让敌人辨别不出在石间纹丝不动的它们。”(1941,p.46)再如成年三趾鹬在完成繁衍后代等自然生理过程后会先新鸟而离去。因“新鸟已学会觅食和避敌,知晓生与死的游戏规则,假以时日其再强壮些,撑得住沿两个大陆海岸南下旅程,凭借世代遗传记忆,其会自动跟上迁徙队伍。”(1941,p.47)这种让孩子独立成长经验值得人类借鉴。此外海中动植物是比人类高明的化学家,与这些人类自认为的较低等生物相比,人类从海中萃取矿物资源的方法到目前为止仍显拙劣。而这些生物恰恰能在海中找到极微量元素并加以运用,化学家却直到最近发展出光谱分析等精密技术后才开始侦测到这些微量元素。(1951,p.188)古代航海员常会带鸟儿出航,在航程中释放,再跟随它们回到陆地。鸟类迁徙对波利尼西亚人而言意义非凡,他们观察到鸟群每年春秋聚集,出发飞向大海远方,不久后又从当初身影消失的飘渺处返回眼前,从中可能得到诸多启示。(1951,p.208)一条食物链就是生物链,每一链基都遵循最大功效原则。当藤壶的生命因为鱼、肉食虫类、蜗牛或天然因素而终结时,其壳仍依附岩石上,成为海滨许多微小生物庇护所。除定期生活其间的藤壶宝宝外,小小潮池昆虫若遭逢上涨潮水,也常匆匆躲入这些庇护所。在海滨更低处或在潮池中空壳内很可能会有海葵宝宝、多毛类管虫,或新一代藤壶出现。(1955,p.56)卡逊在敬畏生命方面身体力行,她曾在南卡罗莱纳州海滩上遇到过一支极毒的僧帽水母退潮搁置浅滩,便设法将其带回家放置于盐水中过了一夜,在退潮之际涉过沁凉的海水送其回归大海,观察到水母努力返回海中的情景而反思生命之坚强。“不论是面临长久挫折,或享受暂时的成功,这支生物都无任何消极态度,仿佛充满了坚强意志。”(1955,p.173)若人类都能尽其所能呵护生命,许多稀有物种便可规避濒临灭绝之危,生物多样性保存有助于整个生态系统和谐稳定、生物生存环境丰富充盈与绚烂多姿。

戕害生灵,破坏生态便是敬畏生命中“恶”之表现。自然系统微妙平衡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在生物世界中,海岛种群最奇特有趣与不可思索之处便是其超乎寻常的驯服性——面对人类时缺乏深思熟虑,既使饱尝痛苦教训也不会马上改变。(1951,p.93)遗憾的是,人类的恣意妄为,写下破坏者最黑暗的一笔。夏威夷岛,一个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很快失去了土著动植物的海岛,便是一个破坏自然平衡结果的典型案例。(1951,p.94)动植物间、植物土壤间关系是经过几个世纪培育才形成的,但当人类踏入并粗暴扰乱这种平衡时,便开启了一连串连锁反应。有些渔人却在鱼儿产卵洄游时期设下层层障碍,不让雌鱼去河下产卵,更有甚者将鱼一网打尽,是何等的残忍!而随大海韵律迁徙的鸟类,却有时也被“猎鸟人为其个人癖好,罔顾法令,生生扼杀一个个勇往直前的鲜活生命。”(1941,p.49)这即表明人类生态学知识之严重欠缺,也反衬出人类何等的无知者无畏!事实证明人类没有一样发明物能让汹涌潮波变得平缓,或能完全控制潮汐涨落的韵律。即使是“玛丽皇后号”也须等潮流缓和下来才能靠向码头。否则潮流可能会造成“玛丽皇后号”撞上码头,甚至沉没。(1951,p.156)人类文明符号渔船“玛丽号”沉没示喻违反自然规律的技术神话及其与之相伴随的贪婪与自负必将毁灭其自身,而大自然的征象“自由穿梭在沉船里的海洋生物们”却将其侵蚀,视做了嬉戏、栖身处与庇护所。

二、《我们周围的海洋》:倡导持续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

卡逊成名之作《我们周围的海洋》是20世纪描写海洋生态最杰出的绿色经典之作。贯穿《我们周围的海洋》的核心理念为改变人们对海洋的陈腐观点,唤起人们对造物过程与生命进化的顿悟,通过赞颂海洋并反思人海关系,从而自觉保护与合理利用海洋,倡导持续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

海洋由于幅员辽阔、探索困难一直对人类保持着神秘乃至挑战人类慧识。二战后包括美国在内的海上强国掀起探索海洋热。人们发现原有“海洋是一条永无止息的河流,环绕于地球边缘,像轮舵一样日以继夜劳作不停,是地球之尽头,天堂之入口”(1951,p.199)的观念荒谬至极。但全新海洋概念也是一幅仅具雏形的基本框架。美国家科学院海洋学委员会建议美国应扩增海洋研究计划,若非如此“美国海洋学的首席地位将失去,而未来,美国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也会处于劣势。”(1951,p.Viii)

生命源于原始海洋。在海洋表面虽无明确界线,但实际海面确实分成若干明确区域,而洋面形态也影响生物分布。(1951,p.20)就人类感官而言,海面最明显形态变化在于各水域颜色各异,深蓝海洋代表空阔荒凉,而浅绿近海却展现生机勃勃模样。在浅层海水影响下海洋各处生物通过一连串微妙调适相互关联。“海中食物链以浮游生物为底层,依次向上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鲱鱼或鲭鱼类,以及以这些鱼类为食的蓝鱼,金枪鱼和鲨鱼等大型鱼,再依次是以猎捕鱼类为食的远洋乌贼,最后是以捕食乌贼为食的巨大鲸鱼。”(1951,p.20)这种分层符合生态位原理。在对生物生存异常不利的深海地区“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必须像塑料一样,不断调适自己去适应这个比黑暗外层空间好一点的恶劣环境,紧紧抓住一切对细胞生存有利条件,才有可能继续留存。”(1951,p.56)海洋生命共同体亦体现在海洋地形地质演化进程中。海洋地形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海底三种类型。人们将大陆架缓坡突然变陡坡的、全球平均约432英尺深的地方当成界线。由于大陆架与陆地毗邻,也由于大陆架区域海陆界限模糊不清,大多与海岸邻接正在形成中的年轻山脉相连,在漫长地质年代其正处于形成中;大陆坡是海盆围墙,也是海洋真正起始地方。大陆坡与深海相同,是充满食肉动物彼此相互猎食的动物世界;它又是地表最壮观处,是离陆最远世界。(1951,p.60)深海海盆底年代与海洋本身一样久远,由于海底与大陆陆地都是覆盖地球熔岩状地幔的一层浅薄地壳,当地球内部冷却收缩就会形成皱褶甚至会在压力与张力双重作用下形成海沟与高山,在地壳裂缝伴有火山喷发。深海深沟与岛弧总是相邻且其形成与火山活跃有关。海中岛屿几乎皆为海底火山惊天动猛烈爆发的产物,历经百万年成形。海岛形成是“地球与海洋的一个轮回悖论,一个看去如此具有灾难性与破坏性的自然过程,却又是一个建设性的创造之举。”(1951,p.84)其实任何事物何尝不是在破坏与建设中而存在?火山岛诞生体现了一种漫长而剧烈的对抗过程。由于海床地壳冷却不均和收缩造成许多深裂口,地球内部熔岩会沿着地表薄弱裂缝涌出,海底火山喷发时须对抗上方海水重量所施加压力并冲破波浪冲击,在长时期内本来可形成岛屿的火山锥可能仅是暗礁无法突出海面,但不断经历新火山喷发最终会隆起突破海面。火山岛从诞生时刻起就注定走向毁灭,因为每次火山喷发或松软土石山崩都可能加速岛屿自身崩解速度。不论其新生不久夭亡还是久经风霜消失,可能也受外力影响但海洋自身乃至人类本身皆对其具有破坏力。(1951,p.86)

海底沉积物一般依据其成分性质排列顺序,据此能透视上层水域及四周陆地所发生的一切事情。(1951,p.76)除河流入海泥沙外,海底沉积物成分还包括火山尘、沿岸沙漠沙土、冰山与浮冰夹带砂砾、碎石、漂砾与贝壳、铁屑、镍及其他进入海洋上空大气层陨石碎屑,最多最常见的是表层水域微小生物遗留下石灰质或硅质残骸。在漫长地质岁月,它们如同漫天雪花飞舞飘落。只不过大部分石灰质在尚未沉入海底之前便因庞大水压和深海水中丰富的二氧化碳而分解殆尽回归于海洋储藏的大量化学元素之列。恰恰是看似脆弱的含二氧化硅的单细胞生物如放射虫、硅藻残骸能安然无恙地抵达海底。人们凭此沉积物可推知海洋史及海盆四周陆地史前史,还可知晓史前气候变化及生物变迁情景。

就海洋整体而言,昼夜交替四季更迭。(1951,p.29)温暖和煦的春光、冬眠植物的种子、滋养生命的化学物质(盐分、磷、二氧化硅等)是海洋生机盎然的三要素,它们将海水染成红、棕、绿色,使海中植物开始繁殖,浮游生物、各种鱼类也进入繁育季节;夏季海面常闪烁数不清明亮磷光,如无数萤火虫在暗林间飞舞;秋天涡鞭毛藻大量繁殖,会重新为海面点燃片片冷光,游鱼像液态金属一般在海水中流泻;冬季鳕鱼悄悄产下鱼卵,一颗颗玻璃珠迅速长成小鱼。冬天海上绝望情景亦如陆地树木光裸枝干一样同为一种假象,处处迹象表明,季节已完成一次循环更替,其中孕育新生方式。

海浪、洋流与潮汐是海洋固有特质与影响因子。海浪成于风吹海面,表面看似无序,因每一浪组生成源头、生成方式、移动速度及其方向皆不相同,但已找到了解无序中的有序规则。通过波浪波高、波长、周期等物理特性以及与风、水深和其他因素关联就可重现波浪生命轨迹,推测其在环境改变时所发生的相应变化,也能预测其可能对人类造成的相关影响。(1951,p.114)尤其是在气象预报以及海战时显得特别关键,因其会影响船舰之间或船舰至海滩人员物资调动、影响战争胜败等。海浪同样兼具破坏与建设双重功效,它既可以自然伟力使船只沉没、人员伤亡、码头、防波堤及其岸边建筑物顷刻间毁于一旦,也可重造海岸线及其岸边美丽景致。洋流并不只是水之流动,它是生命之潮,永远带着众多的海洋生物的卵、幼虫以及身体强健生物横越海洋,抑或朝远方陆地移动。它挟带生物沿着黑暗的深沉通道,随寒冷潮流,沿海床流动。(1955,p.189)自地球形成至今洋流路径发生诸多改变,但就人类短暂历史而言其模式不可能有任何重要变更。其中风驱动力、太阳影响、地球自转、大陆阻碍对洋流起重要调整作用。航海人员要知晓熟悉洋流知识才能使航行顺利到达目的地。洋流是海洋调节系统一部分,海洋籍此归还以前从某区域调配到另一区域水量。(1951,p.145)正是由于洋流运动,海中矿物质和生物也参与其中,世界水域才真正融为一体。洋流交汇处往往聚集丰富海洋生物,世界上诸多著名渔场就因涌升流而形成。海浪和洋流为表层海水运动,而潮汐是对整个海洋起支配作用的神秘力量。潮汐源于流动海水应对月球与太阳引力。月球控制潮汐力量比太阳大得多,月亮每月盈亏,潮水高度也会随之相应发生变化。(1951,p.150)潮水起落最大即大潮一月会出现两次,分别在朔月和望月,此时日月地呈直线排列。潮差最小时也出现两次,分别是上弦月和下弦月,即日月地排呈三角形时。虽潮汐由地球之外力量引起,全球各处所受影响应一致,但各地潮汐却各具特色。事实上各地地形是决定潮汐特征的要因,潮汐起落方式、规模和强度也取决于海底坡度、海峡深度、湾口宽度等因素。此外潮汐律动也因海洋而异。由于海洋不同区域对日月引力有不同响应,潮汐涨落并无简单解释。虽人类不能掌握潮汐律动,但有些海洋生物却能将自己繁殖周期调整至与月亮圆缺、潮汐起落规律一致。如银汉鱼不仅知晓潮汐每日规律,也精悉潮水每月周期,知道哪几次涨潮会比一般来得高。(1951,p.161)

海洋孕育生命亦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并为人类提供发展所需丰富资源。胚胎发育过程与物种演化进程异曲同工,皆从以腮呼吸的水中生物发展成陆地生物。(1951,p.14)即使是陆地生物体内仍世代承袭海洋特质,折射其与远古时代海中先祖的内在深层关联。每种生物体内流动血液与海水一样带有咸味;体内微量元素钠、钾、钙的含量比例几乎相同;循环系统是引人注目的特质,人类身体细胞内所含原生质化学结构与所有生物一样甚至钙元素也同样体现为我们含石灰成分的坚硬骨骼。海狮、海豹、海象、鲸鱼等祖先历经陆生动物重又返回海洋。人类也凭文化与技术探索海洋,借此运用智力和想象力重回大海怀抱。只有清晰而深度认知地球本质,人类才能够真正明白其所居住世界其实是水世界,而大陆不过是陆地一时入侵了环绕全球海洋表面,这些都是其在陆地上从未有过的体悟。

海水是海洋温度调节器。海水覆盖地球表面3/4,吸收4/5太阳能,对地表温度进行调节,把其形象比拟为“储存太阳能的银行,能在日照过剩季节储存,日照不足时提取。”(1951,p.170)尤其通过洋流作用热量能得到重新分配,海洋能调节大气温湿度,海洋与空气间热能转移会改变高压带与低压带,深深影响风的方向与强度,也会影响暴风行进路径。海洋亦是部高效生氧器。海洋植物经光合作用每年产生360亿吨氧气,是大气中70%的氧源。它吸收大气中CO2,碳含量为大气中的60倍。海洋还是水源器,每年海表蒸发约44亿立方公里淡水并以降水形式返回地表,推进大气水分每10-15天更新一次。海洋不仅对植被影响巨大,而且控制世界气候。全世界人口超过160万的大城市中有2/3分布在海岸,海岸提供90%世界渔获量。潮波强弱影响渔业生产进而影响到濒海国家商业兴衰,在深层引起人类文明盛衰。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矿物质储存库。平均每立方英里海水包含1.66亿吨溶解矿物质,全球海水矿物质总含量达5万兆吨。(1951,p.185)在已发现元素中有五种矿物质含量最大且比例固定,分别是氯化钠占矿物质总量的77.8%,氯化镁占10.9%,硫酸镁占4.7%,硫酸钙占3.6%,硫酸钾占2.5%。古海洋遗留下来最重要物质是石油,凡发现丰厚油田地方过去或现在必定有海洋存在。

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海洋。关注并遵循与保护海洋是人类必备道德意识与应尽责任担当。因为海洋若遭到污染是无任何场所可以转移污染物的。1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耗费40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在其未完全氧化前以油膜分子薄层方式漂浮在海面上会干扰与切断海水与大气间物质与能量正常交换;不易降解物质通过海洋生物食物链进行传递而遍及海洋系统,这样污染范围扩大,治理难度增加。特别是原子时代,人类是否有能力妥善处理地球历史上最危险的物质——原子分裂产生的副产品,而不危害到地球居住环境。一般做法是将原子污染性垃圾及其他“低放射性废料”置于桶中以水泥密封倾倒到外海预定地点。虽管理机构宣称这种处理方式安全无虞,但其立论极不可靠。一是海洋由浅至深各层面的活动远比人类过去推测更为复杂;二是海洋生物集中并传布放射性同位素可能会造成严重问题;三是海洋生物移动和迁徙助长海中放射性物质向外扩散,会造成放射性污染遍布全球。

由此人类需要研究海洋。那种在人类知识尚无法清晰确定无害前就开始实施废弃物处置之“先弃置而后研究”的方法是愚不可取的。(1951,p.Xiii)研究海洋是为了合理利用海洋,为海洋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不了解洋流与潮汐规律,即使像“泰坦尼克号”坚固雄伟的文明象征也会在海洋伟力面前毁于一旦。与海洋和谐相处要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尊重海洋领土划分与国际海洋秩序,高度重视对岛屿全面调查,合理开发与深层保育。因为海岛生物与环境间的平衡关系最微妙。(1951,p.93)海岛生物经过长期演化才发展出自己特点,无法替代。在一个理智世界中人类应将这些岛屿视为宝贵财富,是珍藏诸多美丽、奇妙生物的自然博物馆,这些馆藏皆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1951,p.96)

三、《海洋的边缘》:贯穿有机整体主义的生态思维方式

《海洋的边缘》被看作《我们周围的海洋》之续篇,在某种意义上将其作为与之相对应生物学内容的平衡与补充。后者主要涉及海洋的自然属性、地质学起源、波浪、洋流和潮汐的动力以及洋面下看不见的世界;而前者则讲述那些具有超常、强健、充满活力而具有适应性的生命是如何在海洋中占领一席之地,以及其如何适应来自各方巨大而未知压力并得以生存。整部著作旨在“摆脱平面叙述,使海岸充满活力……这本书将要贯穿生态学观念。”(1955,p.xviii)

作者之所以选择海岸作为主题在于其视野中海岸带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它是几乎每个充满好奇心的人都能到达且观察到的地方而不必强迫读者相信其一面之词;其次海岸是海陆交互特殊过渡带,随着潮起潮落节奏其属性也在陆海之间相互替换。故而要求生活在这里的生物要有较强适应力。进化过程在此演绎淋漓尽致,因为适应海岸带生活是海洋动物向陆地进化漫长道路的首要步骤。加之生态学方法使其能将各个物质区域作为活的生态区域而非单个生物体来描述。之所以选择大西洋海岸为研究素材是因为大西洋海岸所展示的生命形式“几乎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那样条理分明,这些生物群体成为潮汐、海浪和海水作用的见证。”(1955,p.13)该书从科德角北部适应潮汐生物的岩石海岸到向南受海浪影响的沙滩海岸,最后至更靠南主要被洋流控制的珊瑚和红树海岸进行淋漓尽致描绘,鼓励人们对海洋边缘复杂生命形式进行创造性研究并贯穿一个基本命题:万物皆不能独自存在(1955,p.37)的有机整体主义生态思维观。“卡逊努力编织一个联系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网,在网内所有生物和谐互助地共存,‘联系意识’是其所有作品背后的指导原则。”(McCay M A,1993,p.23)

海滨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对生物自身存在、发展、演化意义重大。从时间维度而言,海岸同大地与海洋一样古老。它是陆地与海水元素在太古洪荒的交汇之处,是两者妥协与冲突,也是恒久变化之地。(1955,p.XiV)从空间维度而论,随潮水韵律涨落,拍击与侵蚀,随冰河融化、海平面的升降,随深海海盆地海床沉淀物增加,随大陆边缘地壳压力上翘与下曲,海滨都始终是一个连接陆地与海洋永远捉摸不定、难以描绘的界限。从性质形态来说,海岸有双重本质。随着潮汐节奏在陆海间俳徊。退潮之际其冷热交错,暴露于风、雨与灼热太阳下,属于陆地管辖;潮涨时它又成为广阔平衡大海的一部分。虽其处于海陆之边缘,但实际它位于海陆之中心,在此位置海陆交融,两界生命息息相关。海岸对生物有着特殊意义,它是生命实体初次飘流于浅水所在。玉桼螺是海陆生物联结典范,其祖先一度生活于海中,因为生命环境重重束缚,而受限于碱水水域,经历千百万年斗争努力,才适应了脱离海水水域生活,如今生活于潮水上多尺之遥,只是偶尔回到水下。(1955,p.7)海滨生物素以适应力强著称。在生存条件变化不定的这块区域,生命展现了巨大韧性与活力,充盈了所想象中的每一个角落。唯独那些以心灵之眼与耳,感受生命浪潮始终拍打海岸与之心灵相通的人,才能体验到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息息相关、错综复杂的生命交织。也唯有那些具有生态学知识,深度洞悉且深层追问生命为了生存占有一席之地而与恶劣环境进行了那些不屈斗争,又是如何躲避天敌捕杀,如何繁衍生殖以及与海陆环境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人才能真正体悟生物之完整生命。

海岸“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绝非仅由单一因果塑就,每一个生物皆由许多网线与外面世界相连接,编织出错综复杂的生命结构之网。”(1955,p.14)而在所有环境因素中,大浪、洋流、潮汐与波涛又是塑造与决定海岸生命的主要力量。海岸因其条件艰难恶劣与环境变化多端而成为生命的试炼场。“海滨所有生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因其曾在那里生存过,说明其已成功应对了大海,也已成功解决连接本群体和其他生命体微妙的生存关系。这种被现实不断改造的生命形式相互交融,最后形成了极度复杂的相互关联形式。”(1955,p.11)在此精准而完美的适应是生存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居住在开阔海面的生物不怕面对迎头大浪,因为它们可以潜入深水而避开巨浪袭击,海岸动植物却无处可逃避,但这样恶劣条件仍不能封杀生物争取立足之地的努力。海岸动植物是浪头大小程度的辨识器。若一种在潮退时盘结如绳索般的螺旋墨角藻繁荣茂密且分布广泛,便可断定此处海岸少受大浪侵袭;反之,若螺旋墨角藻十分稀少抑或荡然无存,而代之由矮小、叶片扁平且前端尖细,不断分枝的鹿角菜,即可判定是开阔海岸且受海浪千钧万鼎之势。而若在另一海岸几乎无任何植被存在,仅是一块岩石区由成千上万藤壶所覆盖,亦可知该海岸必然一览无遗,完全遭受了海浪的侵蚀。(1955,p.15)气候的重要性在生物身上得到了重要体现,这一范围甚至可以进一步地扩展到各种各样的生命,它们需要在一个相对较窄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这个温度一般在摄氏零至九十九度之间。洋流,或许是比其他任何单一的因素都重要的海洋气候的缔造者。(1955,p.18)大部分热带动物对温度变化比极地动物更为敏感,这也许是因为它们通常所居的水终年也不过改变几度之故。由于大部分海洋动物对水中气候都有特定偏好,因此可将海滨水域划分为多处生物区,这些区域水温除随纬度而渐进变化外,也深受洋流影响。但生物区界限也非绝对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概言之,在海滨,潮水塑造了大自然和生物行为,潮水起落使得所有生存在高低潮线生物每日两次体验陆地生活,居住在近低潮线生物,曝晒于太阳和空气下时光短暂,而居住在海岸较高处生物,暴露在陌生环境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更大耐受力,但潮间带的生物生命脉动都要随潮水韵律调整。即生物动静交替韵律正反映出了潮水韵律。(1955,p.28)

岩岸的景致一般为岩石突出海洋,常绿森林下降到岸边岩石上,轻柔洋雾抹灭了岩石轮廓,灰色海水和洋雾在海面上交映,如梦如幻的朦胧世界为万物的世界,新生命生长其间,活动纷扰。(1955,p.42)在所有岩石海岸生物中,植物以褐藻、螺旋海草为代表,它们往往成千上万聚集在一起,作为岩石的一部分附着其上而显现出鲜艳色调。蛤类、螃蟹和蠕虫类则是岩岸动物社群成员。它们的生命息息相关。螃蟹和蠕虫是活跃的掠食者、肉食动物;蚌蛤、贝类和藤壶则以浮游生物为食,凭借每一次潮水带来的食物,使他们因而能长时间定居。依据永恒的大自然法则,摄食浮游生物的动物群比以他们自己为食的动物群要多。在岩石生物区内,生命相互交织,密不可分,不是猎食者对于猎物关系,就是共同竞争食物与空间的关系,在这一切之上,海洋是最高统率力量。(1955,p.109)

海滨沙滩是地球历数百万年时间塑造而成的。海滩沙粒来自于经骄阳曝晒而崩裂岩石,它们因风雨和河水冲蚀而离开其原来位置,在朝向海洋输送过程中,矿物质有些因河床急湍水流分解或碾磨而消失,有些则由潮水抛上河床在那里静呆一两千年乃至上万年。人们惯以磐石为亘古之象征,但就是最坚硬岩石也会因大雨、霜和海浪的侵袭而磨蚀粉碎。沙粒中活动的典型生物是单细胞动植物,水螨、如虾的甲壳类、昆虫及无限细小昆虫幼虫。大部分海滩生物唯一显露的线索是蜿蜒的痕迹,它们仅以微弱的动作扰动上层,或是以未及伸出的管子,及张开的开口向下探入隐埋的洞穴。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根本实体——觅食、避敌、捕猎、育儿,这一切构成沙滩生物世界生生不息的活动,并非只瞥见沙滩表面即视之为不毛的肉眼所能得见。(1955,p.132)有些生物在发展特殊过程中,不再是原来单一个体而是成为群集许多个体,因固着于一体形成如花朵般形体,如海紫罗兰。有些管状物有触手,为栖息聚落捕捉食物,同时也繁殖细胞;其他没有触手管状物是聚落工程师,负责吸纳和控制水流功能。在海滨沙之缘可见到显露海滩和沙洲有着丰富生命,亦可见到已抵达高潮线,只待时空相宜便待入侵陆地的先锋。在此间人称“沙蚤”动物展现演化奇妙时刻。生物在此际抛弃原来生活方式,以崭新方法生活。其祖先原本生活于海洋中,若推测无误其未来的子孙却会栖息于陆地上。因为它目前正处于由海洋生活向陆地生活转换的中间阶段。在目前生活过程中它面临许多奇特矛盾冲突:它既受海洋所束缚,又承受赐于其生命的力量所胁迫。它绝非自愿入海,因为它不但不会游泳且若浸在水中太久还有溺死之险;但其又需要湿润,或许需要沙滩上沙子盐分,故而难以摆脱海洋世界的羁绊。(1955,p.162)沙滩海岸及其生物给人启示:它显示了生命力急迫,正是这强烈、盲目与不知不觉的生存意志,向前推展,向外扩张。在这种全宇宙移栖之中,大部分参与者注定要失败,这是生命之奥秘。然而数十亿的失败后,必定有一些会成功,这更是生命之奥秘。(1955,p.189)

活珊瑚海岸存在于温度高于摄氏21.1°水域。因为珊瑚唯有浸浴在能分泌钙质骨骼温暖水域时珊瑚礁巨大组织才能成形。珊瑚礁和珊瑚海岸都在南北回归线间大陆东岸。珊瑚海岸是过去的回忆、未来的预示和眼前的现实紧密结合的范例。(1955,p.191)数十亿珊瑚动物由海中汲取其生存之所需,以迅速新陈代谢转化桡足类、海蜗虫幼虫和微小蠕虫的组织成为己身的成分。珊瑚生长、繁殖、出芽,每一个微小生物都把自己石灰质窝穴加附在珊瑚礁结构上。“随着时光流逝,诸多世纪融入这永不间断时间之流,这些珊瑚礁石结构和红树林沼泽构筑了朦胧的未来,主宰其命运的,既非珊瑚,也非红树林,唯有海洋本身,才能决定其所在,何时属于陆地,又何时属于海洋。”(1955,p.247)

在所有的海岸中,虽然其性质以及栖息于其上的生物都截然不同,但却因海洋一视同仁的抚触而合而为一。过去与未来影响其间,它们属于时间之流,抹消一切却又容纳了所有过去。它们受海洋的永恒韵律“潮汐、巨浪、波涛”的塑造、改变与主宰,随着海岸结构在时间之流中改变,生命模式亦随之改变,永不止息,永远不再年年如一。故而我们才能视生命为如海洋本身般可触知的实质力量,盛大而意志坚强的力量,宛若涌起的浪潮一般,永远不会破灭或转向。(1955,p.251)

1958年,被称为“用希腊文学的表达方式——简明的希腊式风格和妙手偶得的精妙用词使文章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美”(保罗·布鲁克斯,第210页)之题名为“不断变化的海岸”一文,控诉人类借助现代科技对自然界破坏,呼吁人们保护海岸地区,使海洋海风与海岸以及其它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在与环境关系上恢复到远古人类出现以前那种状态,建议除用于娱乐公共园地外应在海岸上留出一些原始区,在这里海洋海风和海岸关系——生物和它们外部世界关系就像人类尚未存在漫长年代一样。得出在这个由时空构成的宇宙中应保存一些荒野,人类的方式并非总是最佳结论。(同上,第221页)

总之,卡逊“海洋三部曲”贯穿的核心旨趣与突出特色,表现为以史诗般语言描绘自然的精准特性,崇尚万物循环与敬畏生命的伦理情怀,倡导持续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以食物链为中轴贯穿有机整体主义生态思维方式;其写作风格和学术品位,表现为细腻报告文学话语背后演绎深层生态主义逻辑。1964年4月14日,卡逊逝世,享年57岁。其骨灰依生前遗嘱撒向绍斯波特。这也应验了其名言:无论是谁,最终万物归于大海——海洋之神。入海的河流,就像流水般的光阴,开始,结束。

 

参考文献:

Carson, R., 78 (September1937) ,Under sea,Atlantic Monthly.

1941,Under the Sea-win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Press.

1951,The Sea Around U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The Edge of the Sea,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Press.

Lytle, M.H.,2007,The Gentle subversive:Rachel Carson,Silent Spring,And the Rise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y, M. A., 1993,Rachel Carson ,Twayne Publishers.

林达·利尔,1999年:《自然的见证人——蕾切尔·卡逊传》,贺同天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莱斯利·惠勒,1999年:《科海先驱——美国著名科学家成功之路: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李素 张允 张艳玲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阿尔贝特·史怀泽,1992年:《敬畏生命》,陈泽环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蕾切尔·卡逊,1997年:《寂静的春天》,吕瑞兰 李长生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保罗·布鲁克斯,1999年:《生命之家——蕾切尔·卡逊传》,叶凡 译,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