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

涵养新家风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6-11 阅读:235401

 

王 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表述,深刻阐明了涵养新家风与弘扬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家风是一个家族在数代传承中,形成的价值和道德准则体系。家风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精粹,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涵养新家风,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能,需要继承家风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涵养新家风与传统美德继承

  回溯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长河中,家风虽历经沧桑变迁,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继承家风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美德,既是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继承家风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美德,需要深刻领会家庭美德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一个家族在一个时期内诞生的一批“时代风云人物”,为推动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优秀人物的历史贡献与家庭美德和家风传承密不可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亦是革命时代家庭美德的生动体现,其家风典范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彰显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至今仍广为传承和颂扬。

  继承家风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美德,需要高度重视家庭美德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中,虽然时代不同,家风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会有所变化,但其内含的“勤劳进取”“和而不同”“仁爱孝慈”“笃实稳重”等理念,正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美德在稳定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方面发挥了突出功效,为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入手,才能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

  继承家风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美德,需要着重突出家风在塑造个人高尚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良好家风的引领,对于个人心灵成长、智慧累积,特别是在个人道德品质塑造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耳熟能详的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人生、世界、价值的基本判断,也体现了古人对于优良品格的追求方向。

  涵养新家风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

  涵养新家风要突出一个“新”字,体现在古为今用、古今转化。首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传统而不盲从传统。在继承传统家风美德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协调,将其转化为现代社会美德标准。

  改造家风表达形式,赋予传统家庭美德新方式。儒家讲“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是基于血缘、源自人性的重要价值理念。但是,要承认传统家风中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例如,在传统家风中,孝道表现为某种程度的愚孝,具体表现为“24孝”“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这些表达形式不适合当今的家庭生活方式,存在明显不科学和违反人性的地方。在今天我们讲“孝”的家庭美德,可以将其转化为现代的表达方式。结合老龄化时代的生活现状,可以体现为对老人心理层面的关怀,满足父母、长辈的实际所需,关心、关注、关爱父母和长辈,表达晚辈的孝敬之心,实现老有所养。

  规范家风内容,不断完善传统家庭美德的价值范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一方面,对于传统家风中糟粕的部分需要舍弃。如“三从四德”“三纲”等传统家庭道德规范,应转变为强调现代“家庭契约”的平等性、民主性和时效性,如“教子”和“自修”相结合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完善和简化家风仪式。传统社会的道德仪式过于复杂繁缛,可以适当进行简化和规范。如在“修家谱”、“祭祖”等仪式中,突出仪式的教育功能,去除与现代社会生活中不适宜的部分。

  涵养新家风与传统美德创新性发展

  新家风的“新”,还体现在目标和内容的创新与发展。从目标上看,新家风要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总体目标提供精神动能,这是新家风与传统家风区分最鲜明的标志。从内容上看,“新家风”不仅要继承传统家风中的优秀品格,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价值源泉。这种创新性发展应具体体现在:

  第一,夯实优秀品格和道德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民最根本的精神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有的精神基因。在家风传承的历史中,处处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基本品格。在新时代弘扬家风中的中华传统美德,不应也不能离开这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夯实传统家庭美德中的优秀品格和道德基础,对在当代仍有启迪和积极意义的内容加以弘扬。

  第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吸收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涵盖了时代精神,是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系统科学,能够成为在当今社会构建新家风的价值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新时代弘扬家风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将基本价值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

  第三,拓展社会功能和现代意义。在新时代涵养新家风,更需要突出其社会功能和现代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发挥新家风在形成社会正能量、改良和净化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更有力地增进社会和谐。同时,通过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中的垂范作用,发挥家风美德在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促进功能。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70522 15版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