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

建构具有本土特征的社工理论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6-09-12 阅读:175210

 

明海英

82526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高端论坛:十年回顾与展望”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民政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有关院校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代表等,共2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与会者就10年来的社会工作政策发展、社会工作理论创新等议题展开了交流和研讨,总结过去的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

社会工作功能扩大

“社会工作早期是一种与慈善相联系、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向受助者提供社会支持的方法和手段。”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徐永祥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当代社会工作的领域、对象、功能日趋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已经从社区、慈善场所扩大到学校、医院、福利机构以及企业、监狱等;其工作对象已从困难群体、边缘群体逐步扩大到所有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的人群;其功能已不再仅仅是帮助受助者的慈善行为,而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协调手段。”徐永祥表示,社会工作还担任了提高民众福利、社会福利权利均等化的传递者角色。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不仅帮助政府实施特定的社会政策和社会计划,而且,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中介,因其深入了解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故时常能够帮助政府修订和完善社会政策。

提出问题解决视角

早期的社会工作实务主要从问题出发,聚焦于受助者“出了什么问题”以及要“做些什么”来帮助其脱离这些问题。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复杂化,社会工作者愈发感到这种治疗型社会工作十分被动, 于是预防问题的出现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一项工作内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对记者表示,通过实践,社会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不但要帮助受助者解决当前面对的困难,还要从长计议,尤其要注意发展受助者的能力,以免其再陷入困境。这样,“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开始质疑传统的‘问题视角’,并且进行了最早的社会工作‘优势视角’探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童敏介绍说。虽然优势视角等概念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但传统的问题视角学者认为它搁置问题去探求“优势”、过于乐观地去逃避问题,最终可能不利于问题解决,而且它对“优势”的过分关注也使其轻率地忽略了结构性贫困、歧视等现实问题。

“优势视角的理论基础源于人本主义,它本身不仅无法避免强势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盛行,而且忽视了人的生活总是面临某种问题这一事实,使得‘优势’和问题的结合缺乏具体的场景和基本的指导原则。”童敏表示,“问题解决视角”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优势视角的缺陷。他介绍说,问题解决视角除了吸收优势视角中的“优势”概念,注重运用问题和“优势”相结合的平衡服务外,同时把关注焦点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上。在童敏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它拓展了西方社会工作的观察视角,将解决问题与学习放弃和放下结合起来,挖掘一直被西方社会工作忽视而受到中国文化关注的放弃和放下概念中的价值,这为社会工作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

社会工作是个舶来品,怎样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是每一位中国社会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对本土非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传统、经验加以科学总结、提炼,是建构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表示,中国传统的利用家族、亲友关系解决单个家庭、成员面临困难的办法,就是民间解决弱者生存问题的有效办法,可以加以挖掘、提炼。此外,我国采取的还有利用党团组织、群众组织解决困难群体生存问题、心理(思想)问题模式等,只要我们善于从中总结经验,就可以发现一些可为专业社会工作所采用的本土方式、方法与模式。

王思斌认为,研究文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参与政府当前关注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无论对于实际工作的推进,还是对于总结经验、发展社会工作理论,都有重要意义。

李迎生建议,批判借鉴西方的基础理论框架,吸收马克思主义及其本土化思想成果中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论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的理论概括, 最终形成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他表示,“建构本土特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让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上升为一种国际化的理论或成为国际化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是中国社会工作学者的不懈追求。

 

 (文章来源:20160829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