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学术研究需要“容错机制”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6-05-16 阅读:180614

 

潘玥斐

近年来,我国学术环境不断改善,为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许多学者表示,目前我国支持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仍然存在体制机制滞后、学术活动受外部不当干预、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随着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浓厚,学术界也应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国学术发展。

直面挫折

“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可以看作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学术创新的最重要前提,就是对失败的承认以及做好心理准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表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表示,真正的成果是无法速成的,“泡沫学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发表的”、“结题的”这些显现的“成果”被一些人视为学术探索的“成功”。但在受访学者看来,这类“成功”应当被叫做“绩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贾永堂认为,当前的学术评价机制重视这类“成功”,相对忽略了突破、创新,这主要还是因为绩效“合法性”在作怪。刘云杉认为,学术领域的绩效逻辑,应当是传承与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认为,“失败”的背后是绩效与学术探索之间的矛盾。考核的必要性是应当肯定的,但是严苛的绩效指标催促学者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科研课题和教学任务,这就可能导致学术判断无法顾及。

贾永堂表示,学者特别是青年教师,面对社会压力,在更需要汲取和积累的时期被迫去输出和展现,慢慢走向浮躁。他们是学术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从一开始就走歪了。

“容错机制”≠一味包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强调:“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学者表示,为学术创新者撑腰鼓劲,重在完善制度、创造环境。

刘云杉表示,应当让学术界恢复学术场域自身的逻辑。卡得太严,表面繁荣之下可能是整体的平庸。如何做好这一点,需要学术治理者发挥更多的智慧。

学者表示,激励学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含的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和是非判断,需要客观、平等的思考。健全学术研究的“容错机制”并不是要对任何学术研究的失败都采取包容态度,而是应当以充分论证为前提,以后期严格审查为保障。 

贾永堂认为,对“容错机制”的充分论证和严格审查应当发挥学术共同体、学术同行评价在其中的作用。学术共同体有其内在规范,如果学术研究内容和方式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符合学术共同体规范,即便失败了,此项学术研究也为学术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提出一项科学且合理的政策,对已有假设研究的否定、重新开始,这些也是学术的进步。(本文来源:20160516中国社科网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