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研究

文化生态视角下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6-05-10 阅读:434868

 

刘春玲

摘要: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阴山文化原生态的记忆和活态传承的载体,也是阴山地域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整体性与流变性。因此,对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以文化生态学视角予以关注,即将非遗保护纳入整个文化生态保护体系,实现科学地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文化生态;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文化生态视角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体现了我国学术界文化自觉意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生态学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H•斯图尔德创立,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它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存在状态、发展与变迁,将文化与其生存、发展的周围环境视为互相影响与制约的文化生态系统[1],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为认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阴山地区即指阴山山脉周围的区域,位于内蒙古中西部,主要包括今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这一地域各族人民通过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的宝贵的无形文化遗产,也是阴山地域环境的必然产物。根据文化生态理论,环境深深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传承也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对生态环境起着平衡作用。因此,对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用生态保护的方式、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加以整体保护,积极创设有利于保护与传承的生态环境,达到科学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以促进阴山地区及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阴山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何文化的产生与传承都有自己特定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如此。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这种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经济形式和科学技术等)。这些形态综合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传承生态,是其生存土壤和传承的基础,同时也影响和制约了它的创造和发展。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阴山地域特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产物。首先,阴山地区以东西绵延1 200多公里的阴山山脉为主,山脉北麓有乌兰察布草原、达茂草原、乌拉特草原,南麓有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天然分界线。在长期的农业和畜牧业交错的生产中,阴山地区先民创造了与其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阴山地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文化、鄂尔多斯南端的“河套人”和包头郊区“阿善文化”等[2(P13~26),印证了阴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伴随着阴山地区文明历史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成为阴山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同时阴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辽金以前先后活跃着匈奴、鲜卑、突厥、阴山沙陀、契丹、党项、女真等十多个游牧民族,元以后成为蒙古族的舞台,清代汉族也大量迁入,各民族文化在这里汇合、碰撞、交融,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草原文化和复合性文化的特征。

        正是由于阴山地域处于我国北部农牧交错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交融、汇合之地,造就了阴山地域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自治区已颁布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三批扩展名录统计,阴山地区现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19项,以市域为单位拆分为132项,分布于阴山地域所属的六个市。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国家已公布四批名录三批扩展名录)18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阴山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如国家级项目爬山调、漫瀚调、和林格尔剪纸、包头剪纸、脑搁、二人台、鸿茅药酒配制技艺等是蒙汉文化的结合体,乌拉特民歌、梅力更召信俗是蒙藏文化交流的结晶,都呈现出明显的交融性。其次,从名录统计数据可看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主要地位,仅鄂尔多斯市拥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9项,国家级6项,如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祀、察干苏力德祭祀、鄂尔多斯古如歌(长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并且复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有着蒙古族文化的血脉,充分显示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民族特色。可见,阴山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规定了它的发展脉络,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生态烙印和地域风格。

    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结合。良好的文化生态是文化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状态,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离不开阴山地域特定的生态环境。自然地理条件是其得以孕育、存在的基础,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和特征,良好的人文生态为其传承营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空间,直接促进其发展。因此,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要注意环境对它的作用,“要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不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因应的结构性环境。……保护它的生命之源。”[3](P5~6)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阴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其相依相赖的文化生态环境,就是整体地实现对遗产的保护。当然,保护文化生态并不是要还原、恢复生态环境的原貌,是要通过文化存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空间,使其得到健康延续。

        二、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有利于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类型和内涵,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事项构成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落[4](P14),与其周围环境共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强调的是文化和环境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即环境制约遗产,遗产本身对环境也具有重要影响。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共119项,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2项)中占34.8%,涉及国家已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种类型。目前,据统计民间文学8项;民间音乐9项;民间舞蹈10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1项;传统体育与竞技、杂技5项;民间美术8项;传统手工技艺20项;传统医药11项;民俗41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了多彩的民风民貌,体现了阴山地域人民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是阴山文化的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文化生态保护追求的是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与和谐稳定,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依赖于内部要素的丰富性即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对维护文化生态的平衡与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阴山地域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传承下来的,是阴山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各民族智慧的象征、艺术创造力的体现和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如包头剪纸吸收了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被专家们形象地称之为“一部活着的中西部草原文化发展的史书”,活态地补充、印证了阴山地区移民历史。鄂尔多斯长调(古如歌)产生于蒙元时期,是蒙古民族唯一保存完整的宫廷歌曲。其旋律舒缓深沉,风格高贵典雅,旋法跌宕起伏,具有超凡的感染力,显示了蒙古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力,是蒙古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脑搁是流行于土默特地区的独具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民俗形式,寄托着人民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象征着人们对吉祥、喜庆、平安的期盼,是研究土默特地区民俗民风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阴山地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浸透着民族融合、友好亲善的和谐内涵,如漫翰调是蒙汉民族长期以来共同培育的一朵瑰丽的艺术之花,是蒙汉人民在长期交往中渐趋一致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民族关系生动体现,表现了阴山地区各民族和谐共荣的价值认同。除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阴山地区特色经济和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它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5](P105)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具个性的组成部分,它以民族文化最深的积淀滋养着阴山文化的血脉,以最自然、最亲切的情感抚慰着阴山地域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不仅在当今阴山地区及内蒙古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有助于维护阴山地区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能是原汁原貌、被动地封存式保护,而是动态保护。即在保护好文化遗产原生态优质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和现代化元素,促使其良性变迁与传承。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生态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观念、思想风向的变化而变化。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于农牧业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原始文化生态已经丧失,传承面临着困境。在全国和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下,阴山各地区也积极开展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整体性保护观念淡薄,缺少阴山地区特色的保护措施

        阴山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属于阴山文化圈,与其东部以草原、森林为主的大兴安岭文化圈和西部以沙漠为主的阿拉善文化圈,构成了内蒙古草原文化体系。文化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持久性地理空间”,“拥有独立整体的文化丛”[6](P102),也就是有着共同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共同保护方向。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阴山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阴山文化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在这个地域范围内整体考虑。但目前,阴山地区各市都是从各自范围内独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没有从阴山文化的整体层面上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这就限制了人们对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了解。既不利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无助于阴山文化研究的深化。

        2.重申报轻保护,专业保护组织不健全

    阴山地区各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本已采取建立国家、自治区、市级和县级各地区四级名录体系制度,命名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参与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建立真正保护体系。如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较大、重复申报现象较多:同一项不同地区分别申报;一个地区不同机构申报同一项,这其中不乏旅游开发、增强地方知名度的思考。这从各市当前自治区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字对比可以看出,13218,当然这不绝对,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的重要标准的严格。另外,除呼和浩特市文化局文艺干部训练班于20138月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外,其它各市还没有设立专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多依托各市文化广电局社会文化科之下的群艺馆或文化馆,缺少相关的专业保护和研究人员,而且在立法方面与自治区一样步伐迟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待于真正落实。

        3.文化遗产生存基础消解,传承空间被严重压缩

    阴山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阴山地区成为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随着自然生态脆弱性的显现,以及工业化、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阴山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失调,环境污染、草原沙化日益严重。再者,人们价值观念也受到当代文化的影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无形文化遗产,容易随时代迁延与变革而被人们忽略或忘却。依赖农牧业文化土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基础受到严重削弱,传承基础日渐萎缩。如阴山地区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位:冯来锁、武利平、霍伴柱、段建珺、奇附林、哈勒珍、王卫东、刘静兰,平均年龄57岁多,最大者65岁,传承人趋向老龄化。梅力更信俗现状堪忧,除第六世乔尔吉活佛(斯•孟克巴图64岁),现在召庙仅有6个小喇嘛,正常的功课与重大节日的法会难以进行,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专门学术研究滞后

  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地域性。但目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多是单独的个案研究,或内容散落在相关的著作中,从阴山地域的视野整体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和专著还未见到。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平台”上,输入关键词“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搜寻结果为零。其次,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研究也处于刚起步阶段。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研究相对于内蒙古其它地区也明显落后,只有丁贵亮《关于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考》(《鄂尔多斯文化》201102期)一篇,无论是个案还是整体,还没有从文化生态角度研究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著作成果。

        四、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是要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观念,在现代生活中构建一种有利于文化遗产良性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生态。因此,当代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点是:实施与健全阴山地区文化多样性战略和保持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性。

    1.以包头市为龙头积极搭建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动平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

       阴山地区是我国北部一个很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阴山文化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包头市位于阴山主峰大青山下,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上包头师范学院2014年正式成立阴山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也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阴山文化史”研究,并出版专著《阴山文化史》,学报《阴山学刊》自1990年推出“阴山文化研究”栏目,有力推动阴山文化研究,奠定了包头市在阴山文化研究中的突出地位。在此良好基础上,包头市应承担起主导责任,联合其它各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阴山文化节、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展等形式,整合阴山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对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化保护。

        2.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营造遗产良好的生存基础

     在文化生态环境中,自然环境虽然不是决定因素,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自然基础。阴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其山北地区以牧业、山地本身以农牧业为主、山南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植于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这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阴山地区各市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道德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改变重生产轻环境、重开采轻保护的传统发展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探讨阴山地区自然环境保护大计,借助国家阴山北麓生态安全屏障、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治理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利用阴山山地宜林面积广、牧草适应性强的优势,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促进阴山地区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生存基础。

        3.加大对传承群体的保护力度,健全传承主体的保护体系 

        传承主体即传承人及传承群体,“他们以非凡的才智、灵性,创造着、掌握者、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依靠他们的传承才能得以延续。”[7](P271)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因此,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个体外,也应对传承群体进行关注。因为民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肥沃的土壤,民众是其深厚的根基,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是群体传承,如漫翰调、梅力更信俗、二人台、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等,应将传承群体纳入保护的视野,打破代表性传承人即传承人个体观念,进一步完善传承主体的保护机制,支持更多的传承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事业,促进传承主体的良性发展,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整体的传承。

        4.充分发挥阴山地区高校学术优势,架构教育传承空间,营造良好传承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传承场,学校是主要的传承场之一。阴山地区汇聚着自治区主要高校,也是自治区中小学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尤其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人类文化遗产高层次的传习地,与其它社会保护机构相比,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然优势。目前,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已开设《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研究生课程,但并不普及,还应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另一方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还可以借助高校在科研上的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研究,积极探索保护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理论和有效路径。

    5.推进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保持其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促进其良性传承,就是保护其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只有在发展变化中才能得到保证和延续,即实践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8](P114)各地政府组织应创造条件、出台政策,鼓励遗产本身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利用遗产本身蕴含的生态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它们在阴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在保持原生文化基因的同时积极融入时代元素,使遗产在阴山地区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创新发展,以增强遗产自身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段建珺三幅和林格尔剪纸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莜面制作技艺成为阴山地区饮食文化的标志品牌;2010年《鄂尔多斯婚礼》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特别奖(舞剧、歌舞类),都是原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典型代表,是与时俱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6.建设阴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努力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有益的探索,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它文化形态,主要是物质文化遗产及创造、存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环境等,进行整体的、全面的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内蒙古已建成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阴山地区有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乌拉特文化生态保护区两个。阴山地区应以阴山地区为整体文化圈,以本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强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在已有的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上,努力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推进阴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这不仅可以促进区域内的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整合,还将增强区域内各种文化间的良好互动,发挥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达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种文化形态都能得到整体、活态、生态性保护的目的。

     综上,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凝聚着阴山地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在一个独特的人文和自然土壤里,所以要将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视为一体,进行系统的、整体的、与时俱进的保护,反之,“孤岛式”、“标本式”、“碎片化”的保护都会损害它的自身价值和生命力。以人为本的社会,必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生态追求的是文化多样性,是一种文化多元的价值取向,也是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保护范围的扩大,更是保护方法的革新,对阴山地区及内蒙古非物质研究具有科学指导意义。同时,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阴山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是阴山文化的精华,对其生态保护的研究也有利于彰显阴山文化的独特价值,提升阴山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推动阴山文化研究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利安•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J.潘艳,陈洪波译.南方文物,2007,(2.

   [2]曹永年.内蒙古通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3]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4).

   [4]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J.民族艺术研究,2009,(1).

   [5]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2001,(1).

   [6]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8]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2016年第1  作者系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