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研究

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5-02-10 阅读:448948

 

 

  要: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与原生态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载体。它连绵不断地传承了草原文明,发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中华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明;贡献

 

中华文明即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具体指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历代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通过民间口头形式传播下来活态的精神文化遗存,主要指民族民间文化,属于无形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原生态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对于体现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和进步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56个民族都因其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保持着特殊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表达方式,延续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因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元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统一,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内蒙古是一个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汉族、满族、回族等49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多民族聚居区,富于激情和想象力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绚美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49个民族超凡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化神韵。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风采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和原生态文化遗存,蕴藏着突出的文化价值和执著进取的精神文化资源,对中华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绵不断地传承了草原文明,充实了中华文明的内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产生于中华大地上的一支原生文明,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质,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独特地位。一般认为它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其中,北方草原文明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1](P2,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内容,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类型,也是中华文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是草原文明重要的生成地,自古以来,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活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享誉世界的草原文化,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原生态的文化遗存,与草原文明相生相伴,以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风俗、民间传统手工技能等十大类型,通过声音、形象、技艺、观念或心理积淀等多种特殊形式,鲜活而真实地承载着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草原文明,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内蒙古民间文学是由各族人民直接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包括英雄史诗、叙事诗、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祝赞词、寓言、谚语等。主要有蒙古族的《格斯尔》、《江格尔》、《巴拉根仓的故事》、《嘎达梅林》以及《王昭君的传说》等。它们以口传心授的形式鲜活地记载了内蒙古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活动与杰出的文学成就,极大地丰富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内容。内蒙古表演艺术是指通过说、唱、器乐演奏、肢体动作以及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综合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主要有蒙古族的长调与呼麦、鄂伦春族的赞达仁、鄂温克族的扎恩达勒、蒙汉艺术结合的漫瀚调;蒙古族马头琴、四胡;蒙古族安代舞和查玛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蒙古族的好来宝与乌力格尔、达斡尔乌春(乌钦)。它们用极富感染力的各种艺术形式抒发着各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为我们全方位认识各民族的世界观、审美观、宗教观及道德观提供了形象而本真的文化资源。

  内蒙古民俗是指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民间风俗,包括服饰、饮食、婚礼、节庆祭奠、民间信仰以及传统生产方式与知识等内容。蒙古族服饰、那达慕、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成吉思汗陵祭奠、蒙古族养驼习俗、汉族的“脑搁”和鄂温克驯鹿文化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们保留了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以民俗的形式折射着民族的个性和群体特征,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貌的生动写照。内蒙古传统手工技艺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体现其独特审美情趣的制作技术与艺能,分为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民间竞技三类。如鄂温克族的桦树皮制作技术、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蒙古族勒勒车、蒙古包制作技术、烤全羊技艺;和林格尔剪纸、蒙古族刺绣、达斡尔族的刺绣等;蒙古族的搏克、鄂温克族的抢枢、达斡尔族的曲棍球等。这些高超的民间手工技能闪动着各民族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形象地记录着各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历史,体现出该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足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足印与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地区、各民族人民在缔造祖国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千百年来,各民族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创造了大量的与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无形文化遗产。目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2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这些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特殊的形式传唱着草原文明宽广豪迈的文化品格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是草原文明的活化石,集中地反映了远古以来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发展的历史原貌和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体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原生性的文化特征,也充实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构建作用。

(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

  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共容、独立而完整的文化系统,即“多元一体化”。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就是多元文明的融合、碰撞、整合,最终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性的多元统一体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特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与特性得到应有的尊重的人道观、社会观、和平观、发展观。”2](P81在本质上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质既在于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在于它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未来文明的基因。”3](P59是人类文化多元性发展的血脉和重要的生成空间。因此,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基因,深含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规定性,以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充分展示着49个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生态统一,是中华文明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各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产生并世代传承的,深深植根于各民族物质、精神生活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特性使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未脱离所属民族特殊生产、生活方式,没离开具体的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富有极强的民族文化个性。安代舞是一种在蒙古草原广为流传的原生态舞蹈。它有着浓郁的“民间本色”和“癫狂之舞”的特征,典型地表现了蒙古民族勇敢洒脱、热情豪爽的民族性格与至真至纯的审美追求,如今已成为蒙古族最为耀眼的“文化标识”。赞达仁是鄂伦春族传统民歌的代表形式,也是鄂伦春人狩猎生活中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它具有浓郁的原始山野风格,以高亢、嘹亮的曲调,传颂着鄂伦春民族顽强的生命观、淳朴的自然观和忠贞的爱情观,代表性地反映了没有文字的鄂伦春人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艺术风格,对于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特殊作用。

  地域性指非物质文化的产生与一定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相适应,有着不同地方特色和相异的文化特征。“漫瀚调”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交汇融合地区孕育出的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它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地区,以蒙古民歌为基调,汉族唱法为风格,是极具地域文化特征与艺术魅力的民歌品种。桦树皮制作技艺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域内创造出的特殊的文化形态。它以 “撮罗子”、“托安卡”为代表,直观地展现了寒温带自然环境、狩猎生活的原生态景象以及鄂温克人浪漫超然的审美意趣。正是由于独特的资源秉赋和区域背景,赋予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蓬勃的文化生机与活力,使其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从而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风采。

  文化的民族性,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因为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积淀着本民族独特的内在品质,维系、保存着各个民族独立的、不可重复的文化传统。人类文化因此呈现出多元性的鲜明特征,并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创新和发展,从而生成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景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因与源泉,对文化创造力和对文化多样性的高度重视,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始终贯穿着“多元一体”的宽怀理念,秉承着“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不断地丰富和促进着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作着不懈的努力。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与适应性并存共生的文化格局,发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对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价值,提升了中华文明的竞争力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经过千锤百炼创造的优秀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与创造力,千百年来对华夏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华文明也是一个为世界文明做出积极贡献的文化体系,许多文明成果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取向,显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先进性。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集体生活及长期得以流传的民族文化活动与成果,是各民族历史生命的记忆和独特生存现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智慧,是各民族艺术创造力的结晶与社会和谐、全面、平衡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特殊而多重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中华文明先进性的体现和自信力的增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主要包含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动态化的特征。这些文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充分体现了生活在内蒙古这片辽阔地域上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化发展史的杰出贡献。

  历史价值是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民族独特历史发展的踪迹,促进民族文化整体可持续发展。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也是我国传统体育中的一项绝技。它以体育竞技的形式收藏着达斡尔人对民族历史的记忆,延续着达斡尔人坚韧不屈、自强自立的文化传统,是认识古代达斡尔社会历史的“活”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没有文字的达斡尔民族来说,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艺术价值是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展示了各民族特有审美方式的神采与杰出的艺术才能。如达斡尔民族音乐文化瑰宝“木库莲”通过对神秘、充满灵性的天籁声响的模拟创造,表达了淳朴自然的“万物有灵、人神相和”的思想感情,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史上一朵独放异彩的艺术奇葩。还有被誉为蒙古族音乐之魂的长调民歌与“天籁之音”的呼麦就以天人合一、开阔玄远的艺术境界和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足以显现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朽的音乐感染力与超凡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是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反映了各民族突出的科学智慧与独特的创造思维。马具制作技艺是蒙古民族精湛的民间手工制作技术水平的代表,其制作技术高超、用料考究、装饰华丽,寄托着这个诗意民族对马的独特情怀和对草原的无比挚爱,也是研究蒙古人审美趣尚、民族习俗、传统艺术不可替代的实体依据。社会和谐价值是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各民族追求社会和谐、维护民族友好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的文明理念。“王昭君传说”是流传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湖北省兴山县的民间传说。它以王昭君作为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颂扬了民族团结的核心内涵,符合人类社会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所以,两千多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在各民族的精神世界发挥着特殊的认知与导向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国家走向未来与世界的表征。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就提出了“软实力”的理论,认为软实力(国家的凝聚力、文化生产和普及)与硬实力(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文化实力是“软实力”中的核心要素。由此,一个国家要增强综合实力,除了硬实力外,还应该充分发掘民族文化的优势,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文明、价值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文明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性地展示出一个民族生存方式和文化的创造才能,是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展现了49个民族非凡的创造力、生存智慧及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彰显了别具一格的草原文化特质与中华文明的神奇魅力,蕴藏着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巨大潜能。尤其一些非物质文化成果已经以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获得世界的认可,这对于增强中华文明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唯一保持着自己历史连续性的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它虽然历经磨难,饱受风霜,然而其文化传统却始终一以贯之,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证明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同根同种完整地保留下来,传至今天,这在整个世界人类历史上是很独特的现象,除了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生产力外,其发展延续的内在动因是民族的精神因素,即民族文化精神始终发挥着维系中华文明的作用,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文化体系。民族精神即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4](P91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与核心。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存,浸透着所属民族的气质情感、文化理念,富含了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内涵,强化并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具有爱国主义的总体特征,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凝聚、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中华大地,在代代流传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传递着草原人民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达斡尔族英雄史诗《阿尔坦噶乐布》、科尔沁蒙古民间叙事诗《嘎达梅林》等民间文学作品,歌颂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向往和平统一的理想主义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献身精神,都是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源泉。同样,最受蒙古族人民欢迎的民间说唱形式之一“好来宝”,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承载体。其曲调豪放、淳朴,抒情气氛极浓,题材内容多以歌颂祖国和故乡为主。如《祖国颂》:“高举圣洁哈达,捧起奶酒鲜花,放开嘹亮歌喉,献给祖国中华”;“永不倒塌的万里长城,我的祖国,永不干枯的黄河巨浪,我的祖国!”这浓浓的中华情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爱国精神,不断化作民族亲和力与向心力,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各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下来的,沉淀了各民族人民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层思考,含纳着各民族优秀的道德品性。古老的民间舞蹈“鲁日格勒”以浓郁的民族特色生动展现了达斡尔族乐观执著、率真质朴、和谐互助的精神品质,深深扎根于达斡尔民间。集对抗性、竞争性于一体的“抢枢”是鄂温克民族一项珍贵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象征着鄂温克民族的蓬勃向上、勇猛顽强、团结协作的民族特性。蒙古族养驼、祭驼习俗也赞扬了蒙古族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传递着诚信待人、仁爱共济的人生哲理。这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美德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奋进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宏气度与和谐友爱的社会理想,充实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植根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程中,既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又有地域特色。中华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承载体。同时,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理念、品格气质,是中华文明得以世代相承、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力量所在。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直接表达并传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诚信无私的民族精神,也是历史地形成有凝聚力的民族自觉意识。它维护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滋养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培育有良好文化修养和崇高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发挥了文化认同作用。

总之,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族历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象征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它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发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优越性,进一步强化、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进步、发展与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来源:《阴山学刊》20152  28卷第1期)

 

[参考文献]

1]刘高,孙兆文,陶克套.草原文明与现代文明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2]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3]王金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林理玲.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凝聚力[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4

 作者简介:刘春玲(1965-),女,河北保定人,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