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

闵伟轩:发扬各民族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4-11-12 阅读:322176

 

    农历马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对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守望相助”的殷切希望。他指出:“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这是习总书记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对我国民族关系提出的新阐释,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提出的新要求,为凝聚复兴力量和推进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是新形势下推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遵循。
  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各民族在捍卫祖国统一、共同抵御外侮的过程中,团结一心,休戚与共。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继而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中国各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成了一体。西方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争取民族解放、维护领土完整的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有蒙古、满、藏、羌、彝、土家等各族士兵奔赴前线与汉族军民并肩战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大沽炮台的满、汉守军和蒙古族骑兵,迎头痛击英法联军。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战役和江孜战役中,先后给英国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在中法战争中,壮、汉、彝等族人民坚决反击法国对中国西南的侵略。东北地区的满、汉、达斡尔、鄂温克、赫哲等族人民,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汉、柯尔克孜、回、蒙古等族人民,先后同沙俄等入侵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新疆各族同胞的大力支援下,左宗棠率领的清军迅速击溃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的侵略,收复了新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我们党领导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各族人民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及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与全国人民一起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不同地域、不同血脉、不同文明的各族人民,共同谱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守望相助是时代赋予各民族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祖国前进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度过的每一个难关,都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具体实践。
  守望相助汇聚起磅礴力量。从“5·12”汶川大地震各族人民生死相依、共同面对,到青海玉树地震中各地志愿者为拯救藏族同胞奔走,从内蒙古草原母亲收养上海等地的三千孤儿,到“羊肉串大叔”阿里木的慈善助学,不论是危急时刻的舍命相救,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互帮互助,都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大爱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守望相助构筑起团结稳定的长城。当前,国际反华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分裂渗透颠覆的策略不会改变,对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威胁将长期存在。在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的考验面前,各族干部群众擦亮了眼睛,看清了分裂势力的罪恶本质,更加懂得了民族团结的宝贵,进一步坚定了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决心。
  守望相助吹响了加快发展的号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全国各族人民相互支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动员社会力量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发达地区在资金、人才上支援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助力全国发展。国家通过开展西部大开发、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发达地区援藏援疆等重大举措,形成中央关心、全国对口支援、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发展格局,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变着民族地区的面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弘扬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就是要守好祖国边疆,建设美好家园,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要及时妥善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坚决抑制和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要不断倡导各民族开放包容的胸怀气度,引导各民族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守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巩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思想基础。要登高望远,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把自身区域性对外开放战略融入国家的总体布局中去,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把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要把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地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步伐,在加快发展中促稳定、求进步、谋繁荣,实现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种守望相助,铸就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形成了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关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友爱、同心同德、共享繁荣,奏响民族地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华彩乐章!(文章来源:国家民委网站   作者:中国民族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