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

北疆草原生态安全与民族团结进步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4-03-11 阅读:484728

 

姜明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是祖国北疆生态系统的前沿阵地。内蒙古草原总面积 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其临近京津、横跨“三北”的重要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在我国的生态安全大局中占据格外突出地位。因此,保护、修复内蒙古草原生态功能区;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立、健全因生态环境引发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仅关系到内蒙古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问题,而且关系到祖国北疆生态安全问题。
    关键词:内蒙古;北疆;生态安全;民族团结
 
一、生态安全的内涵
生态安全是20世纪后半期才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状况能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威胁的状态。“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土地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生物物种安全等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生态系统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1](P6)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国家安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经济安全、生态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国防安全等[2](P40)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公民的生存权和社会的稳定。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P83)也就是讲,人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统一。而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恶意索取,导致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1996年,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夫提出把“环境纳入国家安全”开始,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都将环境安全列入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环境问题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生态环境有整体性、区域性特征,“一个国家环境污染对周边国家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影响各国外交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4](P193)我国历史上,因为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动乱、战争不胜枚举。例如:在古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黄河中原地区农业民族长期争战造成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悲剧,它的直接原因往往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或者是因为旱灾、水灾、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北方游牧民族难以维持生计而引起的。我国新疆楼兰古国的消失,在某种程度也是环境恶化导致的。
内蒙古自治区共有49个民族。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环境污染、草原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等,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对邻国环境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维系草原生态功能,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涉及到整个国家的国防安全与国际关系的稳定。
二、内蒙古北疆生态安全现状
草原生态系统在为人类提供大量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畜牧产品、动植物资源的同时,还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意义,尤其在防止土地的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等方面,草原生态系统的作用往往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及的。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如草原逐年退化、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主要表现为:
1.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全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309mm,70年代为307.1mm,80年代为289.4mm,90年代为217.3mm,而且大都集中在7、8月份,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内蒙古的平均降水量呈逐渐递减的趋势。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成为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的面积已达65.9万km 2,占全区土地面56%,并且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也在不断下降[5](P16)近年来,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等已成为中国的沙尘暴的主要源头。
2.草场退化。草原退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单位面积产量下降、草场载畜量不断减少,每平方公里所出产的产牛、羊肉数量减少,而且牛羊肉的质量也不断下降。二是草原上牧草质量下降、毒草、杂草迅速繁殖、蔓延。严重退化的草地,导致土壤表层紧实、孔隙度减少、透水性差,土壤有机质及植物营养元素降低,土壤肥力明显下降。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大草原,而今一些地区已经变成“风卷黄沙见老鼠”的悲凉局面。
3.自然灾害频繁。内蒙古地区的自然灾害除了沙尘暴、旱灾、水灾之外,还有风灾、雹灾、鼠灾、虫灾、雪灾(又称白灾)、疫灾等多种灾害,多种灾害有时同年迸发,接踵而至,究其原因是几种灾害互为因果,互有影响,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12年,内蒙古有150多万亩的草原发生了蝗灾。再如:2013年7月6日下午,四子王旗突降暴雨,46个自然村9208人受灾。
4.地下水资源枯竭。水是生命之源,是工业的血液、农牧业发展的命脉,是保持生态平衡,维系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大面积开发草场,开采各类矿产资源、农牧业用水增加,无节制地抽取低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在“干旱、半干旱草原本身就是资源性缺水,如果大量抽取地下水源而得不到补充,地下水源最终也会枯竭”[6](P30)水源缺乏,致使内蒙古的重要产业——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
5.动植物资源枯竭。珍稀植物减少,有毒有害植物增加,水源的缺乏、土地荒漠化,导致草原上大量珍稀植物灭绝,“由于过渡放牧,盲目开垦、开发,因而造成天然草原上优良牧草日趋荒芜、衰退甚至趋于灭绝,有毒植物得以滋生、蔓延,而给家畜造成中毒”[7](P13)食肉动物失去了栖息、藏身之地,猎食更加困难,使其濒临灭绝。如“上世纪50年代内蒙古草原曾经有黄羊(角羚羊)500 多万只,目前残存不到30万只,金钱豹、野牛、几乎灭绝,狐狸和狼等中小动物大量减少,鹰、鸿雁等珍禽急剧减少”[8](P70)顶级捕食者减少,必然导致啮齿类动物大量繁殖,例如:草原鼠一方面啃食草根,大量挖洞、盗出大量浮土,覆压草场,使草原生态环境环境进一步沙化、荒漠化。
三、内蒙古北疆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及引发的社会问题
1.内蒙古北疆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生态环境是以生物为主体的围绕生物体或群体的一切生物的总称。即指整个生物圈,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各种动植物相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平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某一环节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主要有两方面:
(1)自然环境因素
内蒙古西部地区,地处北纬30度左右,这一地带由于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基本都处于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等,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等因素使得这一地区气候恶劣、风沙大、降雨量稀少、动植物稀少。在生物系统中,各种动、植物都与气候、环境、水源、植被、土壤、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息息相关。一方面,自然条件的改变会使原有的生态系统、环境的生态功能变得脆弱;另一方面,野生动植物系统对自然条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说,内蒙古生态系统的恶化、环境的恶劣与自然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2)人为因素
就人为因素来讲:首先,是超载放牧和不合理垦植。改革开放后,粗放式经营,导致无限制地扩大畜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开荒种地,导致绿草逐渐稀疏、沙漠开始蔓延、草原生态日益恶化。其次,是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乱采、乱挖等,使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上世纪80—90年代,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格局,大量的非法在草原上探矿、采矿、挖沙、取土等,对周围草原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再次,是非法在草原从事乱挖、搂发菜等行为对草场的破坏。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人们在内蒙古草原上挖药材、搂发菜,将牧草连根楼起,使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蒙古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恢复难度极大。最后,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兴起和考古工作的需要,人们在草原上举办各类活动,乱碾、乱压等行为,也造成草原植被的严重破坏。
2.内蒙古北疆生态环境破坏引发的社会问题
由于内蒙古北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口的持续增长,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致使土壤大面积干化、硬化,土壤微生物急剧减少,牧草根系大量死亡,草场的生产力与生态功能大幅度下降,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了“三年一小灾,五年一中灾,十年一大灾”的现象,这不仅给牧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 自然灾害频发,农牧民抗灾能力差
由于草原植被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几乎每年都发蝗灾、雪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使农牧民损失惨重。例如:2012年内蒙古多次出现大范围寒潮降雪天气。“雪灾已经造成内蒙古6个盟市39个旗县的44万人受灾;转移安置2177人;需口粮、衣被、燃料等紧急救助人口12.9万人;倒塌房屋1133间,严重损坏房屋700间,一般损坏房屋1258 间;死亡大小牲畜17979头(只),雪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9]生活水平的下降,容易导致农牧民心理失衡,群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增加。
(2)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既破坏环境又引发社会矛盾
内蒙古既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又是矿产资源富集地区。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数量、规模都大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内蒙古面临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双重压力。当前,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围绕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产生了一系列带有民族色彩的社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工矿企业可获得巨额利润,国家和地方政府可获得大量税收,而当地的农牧民却被排除利益分配之外,并没有从矿产资源开发中受益。所以,经常发生当地居民通过断路、静坐、抗议、游行示威等手段试图阻止企业开采。因此,一些大型企业往往采取资金补偿的形式化解矛盾,而个别私营企业还往往采取重金利诱苏木长、嘎查长、头人,打压农牧民,甚至雇佣黑社会采取威逼、恐吓、威胁等手段对付农牧民。而另一方面,由于当地农牧民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得到的实惠较少,所以他们通常把环境问题放大化,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民族团结的大局。
二是随着开采企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当地居民的就业带动比较弱,转移安置农牧民往往使他们又饱受背井离乡之苦,同时还给他们的后续生活带来诸多问题,致使积怨情绪增加,出现心理失衡,引发社会矛盾。
三是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大量占用农牧民的草场与农田,导致企业、地方政府与农牧民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资金补偿方面出现诸多分歧,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是伴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矿区出现大面积的塌陷区、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建筑坍塌,维系牧民生存、发展的土地、草场消失,使其失去生活保障,从而引发了当地农牧民对地方政府的不满,导致地方政府与农牧民矛盾日益突出。
(3)农牧民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生态移民引发的社会问题
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迫使部分居民改换生活地点的人口流动现象。近年来,内蒙古沙进人退的局面不断加剧,致使农牧民生活愈加困难。为此,内蒙古各级政府通过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生态移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一是为了广大农牧民改善生活状况;二是为了保护北疆生态环境。要想实现这两大目标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如: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对生态移民全面、深刻的认识,仅把生态移民工程看作是单纯的人口搬迁,忽视了移民搬出后生产和生活的稳定,有的把移民工程搞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与纠纷。具体表现为:
第一,移民与迁入地居民矛盾凸显。生态移民涉及到“移民”与“迁入地居民”的土地、草场以及其他一些生产资料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问题,不仅涉及到迁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更涉及到迁入地居民和生态移民的利益问题。据一些移民讲,“几年前,他们听到国家关于移民搬迁的政策后非常激动。但是,真正移民以后,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原生态文化消失、极不适应。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迁入地居民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和利益纠纷,很容易导致移民与原著居民产生一系列带有民族色彩的社会矛盾,直接影响到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第二,生态移民实施方案不够科学,导致“移民”成“难民”。生态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在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包头市九峰山地区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将农民转移安置后,由于对水源、土质、交通等后续工作的不到位,“一些新的移民点同样不适合居住后,人们不得不开始第二次迁移,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又开始了新的动荡,导致移民不断上访”[10](P313)出现了“移民变难民”的现象,有些牧民甚至又重新返回故地居住。
四、构筑内蒙古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与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
1.树立全国生态建设一盘棋的思想理念保护与修复内蒙古草原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放在国家层面上来考虑,要树立全国生态建设一盘棋的思想理念。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多年来在煤炭、电力、天然气、稀土资源等领域,有力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为全国各地区的快速发展、缓解全国煤、电紧张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全社会乃至全国对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性、国际性问题,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环境问题国际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与蒙古、俄罗斯接壤,西部地区与中亚各国临近,又地处东北亚。因此,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内蒙古自治区各族群众的生存质量、幸福指数、社会安定的问题,而且影响着国家安全战略和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把环境保护与民族关系、人权、宗教联系在一起,作为对华外交的主题。西方国家和反华势力,企图利用环境问题遏制中国,借环境问题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国内的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往往以环境为借口,打着民族权利旗号,制造民族事件、制造民族隔阂,影响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毫无疑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水源污染确实对相邻国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11](P103)所以说,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既有利于我国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促进周边国家关系的睦邻友好。
3.进一步完善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政策与制度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草原生态建设上,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三项制度,对那些沙化、荒漠化、退化严重的草原实行大范围的围封、休牧、轮牧、禁牧;同时,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实施生态移民,改变传统的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建立草原保护制度,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以土地流转、草场流转为借口,擅自征用、占用基本草地或改变其用途等。
4.进一步完善生态移民工作
内蒙古牧区面积较广,移民的后续发展任务复杂而艰巨,在确定迁入地和迁出地时,必须对移民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全面、细致、长远的规划,处理好生态移民与迁入地居民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协调生态移民与迁入地居民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新社区矛盾化解的长效机制,维护社区和谐与稳定,防止二次生态移民,真正做到“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提高生态补偿标准
针对矿产资源的种类、对草原生态环境状况;针对破坏程度和修复的难度,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征收资源补偿费,让那些开采价值低、经济效益低,对草原破坏严重的矿产资源开采企业退出市场,不仅可以达到保护草原的目的,还可以起到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社会福利和物质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既可以保证少数民族群众的近期利益,又可以保证少数民族群众的长远利益;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6.加快草原、土地流转速度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强化草原承包经营管理,规范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明确使用权,落实承包权,保障收益权,充分调动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参照《土地流转法》,在牧自愿的基础上,加快草场流转速度,增加科技含量,实现草原牧业经济的集约化生产,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牧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到权、责、利相统一。
7.完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促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
首先,维护当地居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由于农牧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产生偏差,往往容易与地方政府之间产生矛盾。所以,各级地方政府要做好国家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倾听农牧民的诉求。并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引导和教育农牧民知法、守法、用法。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或是面对已经出现的草场纠纷,通过法律程序和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杜绝采用非法行为解决矛盾纠纷。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故意夸大事实、造谣惑众、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不法分子,依法加大打击力度。把可能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扩大。
其次,发挥主流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近年来一些网络、非主流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往往不负责任地将某些事件放大、渲染,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主流媒体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却滞后,使群众产生猜疑,往往导致事件扩大化。所以,必须加强网络及其他大众媒体的监督管理,主流媒体要及时、客观、真实的报道,让群众及时掌握事件真相,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
再次,防止个别事件被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国际上民族分裂势力、反华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往往借口内蒙古的环境问题、拆迁问题、生态补偿问题。故意制造谣言、散布不实言论、制造民族事端、破坏民族团结。所以,要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防止个别事件被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使事件扩大化。
总之,内蒙古北疆生态安全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地域面积广、自然生态条件较差,我们要充分认到内蒙古北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着国家北疆生态安全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国勤.生态安全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吴迪,段昌群.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增刊).
[3]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沈伟烈,陆俊元.中国国家安全地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5]侯丽清.内蒙古生态环境调查研究[J].内蒙古科技经济,2002,(11).
[6]孟淑红.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国外经验启示[J].北方经济, 2006,(9).
[7]白云龙.内蒙古天然草原有毒植物综述[J].内蒙古草业,1997,(1).
[8]盖志毅.从多重理论重新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J].中国草地,2005,(1).
[9]内蒙古新闻网 E:www.chinanews.com/gn/2012/12-13.
[10]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 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特色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侯丽清.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防安全[J].阴山学刊, 2009,(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草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1BMZ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明(1963- ),男,内蒙古赤峰人,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论文有《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