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强化思想引领始终是重中之重。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各类人才汇聚,有能力、有责任在思想引领中有更大作为。强化高校思想引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可以发挥更积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向更高层次提升。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的思想园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尽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的指导地位。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关键。高校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找准科学理论与青年学生实际的契合点,以讲平常话、议身边事、贴学生心等方法,将“理论话语”转换成“学生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用平实质朴的语言阐述深邃的理论,用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真理魅力。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高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示范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之一,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高校要紧跟时代脉搏、结合学生实际,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至今仍有育人价值的内容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使之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相适应、相协调,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真正把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精神高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必定是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合格人才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剂。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德树人的各方面、全过程,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使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统筹网上网下,用好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讲好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典型故事。“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推动青年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不断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有效发挥高校的示范效应,弘扬主旋律,传播真善美,带动引领社会风尚。
高校是主流意识形态守护巩固的坚强阵地。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意识形势领域斗争日趋激烈激荡激变。高校现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争夺阵地、争夺人心的主战场,越来越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一线。守住意识形态底线、红线,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为重要。高校要强化问题导向,围绕管好课堂教学、思想阵地、学术交流等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常念“紧箍咒”,织好“过滤网”,筑牢“防火墙”,着力防范西方敌对势力“西化”、虚无历史“丑化”、意识形态“泛化”等危险,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切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07月27日第八版 作者:赵喜军,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