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春
新高考政策是整个国家教育考试转型的关键,涉及若干人群。面对新高考,各类人员对高考政策的认识都要转型。
新高考政策是整个国家教育考试转型的关键,涉及若干人群,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高中校长和教师,当然更包括直接的利益关联人学生和家长。面对新高考,各类人员对高考政策的认识都要转型。
第一,对新录取模式的认识转型。所有相关群体都要了解新高考的新录取模式。具体来说,越来越多的高校招生人员要从向高中提供标准分数线、平行志愿模式转到提供学校的专业大类招生及在高中对应的选科要求等。家长和学生填报志愿时,要从首先选择大学且多不能确定专业,转到首先确定专业而后根据专业确定相应的大学。高中校长和教师对录取模式的认识转型尤为重要,过去高中教育的定位就是高分数、平行志愿下的高录取率,现在要考虑高校的专业大类与高中学科的关联度,要考虑学生的选科依据与高校专业的相关性。
传统高考只要有了理想的高考分数,按照平行志愿报考就可能被北大、清华、复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录取,至于是什么专业无法确定。那么新录取模式到底新在哪里?过去可以按分数往下排,按照一、二、三本划线,只要出了分数基本上就能清楚地知道去哪个级别的大学。过去按学校来录取,基本都是平行志愿,不同等级的高校排列成“千层饼”,学生在每个层次的高校中像被“过筛子”一样流水分配到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专业。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按专业大类来招生,部分省份的高校录取方式改为先定专业类、再确定高校。
第二,对高校招生专业类别的认识转型。家长和学生对于高校专业类别的知识渴求一直存在,囿于传统高考的平行志愿模式,只能先选择高校然后被动选择专业。新高考模式下,这种认识转型已经呼之欲出。在部分省份,考生需要先了解专业类别再确定高校。高中教师的知识储备一般是基于自身高等教育所学专业,且在高中学科教学实践中被进一步学科化,往往无暇顾及高中学科教学之外的内杨玉春容。面对浩瀚的高等教育知识体系,高中教师亟待认知转型,能够基于服务学生生涯规划需求去了解大学专业。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机构的人员、高校教师群体,也需要面向新高考重新认识高校专业类别。一直以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协同发展,存在信息鸿沟,唯一的联系是传统高考制度。最新推行的“双一流”建设和新高考政策恰好能够增强两者的衔接性。高校的发展与评价由整体性和外延性转向学科专业特色和内涵发展,高校应以具体化的专业大类招生向高中教育明确招生诉求。高校人才培养越来越专业化,如何明确高校专业对于人才类型的初始需求,如何向高中教学传达高校招生专业的必要性知识体系,对高校办学及其评估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转型要求。
专业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单元,可以用更通俗的方式了解一下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如有同学对影视传媒的文学编导感兴趣,过去这个专业颁发的学位是文学学位,现在颁发的则是艺术学学位。再比如交通运输专业,石油大学的交通运输是管道交通运输,有的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是陆路交通运输,桥梁、涵洞、隧道等,还有的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是轨道交通设计等。
第三,对高中教育的功能结构认识要转型。高中教师等高中教育从业人员要有转型意识,即全员认知理解新高考政策、全员转型为生涯规划师。当然,更重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校长群体要重新认识高中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政府要转变对高中教育的评价导向,要转变高中教育管理方式,引导社会树立新型的高中教育质量观。高中校长要引领高中教师实现对高中教育功能结构的认识转型,引领教师实现对新高考政策等社会政策、教育政策的适应与把握;引领高中教育从业者全员提升生涯规划政策解读能力、面向新高考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力;变革高中教育的管理方式,了解“选课走班”等新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适应新的教育行政管理、服务关系,从整体育人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整体性、系统性认知;走近高校了解专业,走近社会了解产业,从高校录取的角度让高中教师习得生涯规划辅导的基础能力。
第四,家长对新高考的认知和期待要转型。高中教育是幸福人生的起点,每个高中生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对于幸福生活和成功人生的期盼。从这个角度来讲,怎么高估高考的效果和重要性都不过分。但是,随着国家城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转型,家长要学会从自己职业发展履历层面去理解新高考政策的贡献,认识到一考难定终身。现代社会的职业类型也在不断变迁和分化,每个人都要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模式: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每个人都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变换自己的职业。学生在接受大学四年教育过程当中,会产生相对稳定的职业倾向。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会走向职场。这个过程,回过头来说,就是一个生涯规划实施、实现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家长自身要理性地配合学校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在配合高中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定位过程当中要注意什么?家校合作、家校共育要实行简单分类。学校教学主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家长可以主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比如说,在特定场合的情绪自我控制、调整能力,追求远大理想、保持良好习惯的意志力,面对社会性实践的耐心与爱心等。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结合自身对于专业与职业、生活与社会的理解,配合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德,大多都是以家庭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专职研究员、该校教育学部副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