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

回归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11-28 阅读:169218

 

张建平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振聋发聩之语道出了教育与生活的鱼水关系——生活是教育之根和本。然而,现代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使教育的本质功能时而发生扭曲,原本与五彩缤纷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慢慢地游离于生活之外,教育有时沦为获取名利的手段,应试教育的称谓由此而诞生。为了摆脱教育与生活疏离而产生的种种弊端,睿智而有胆识的学者发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呐喊。

  回归生活的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总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接受教育的,脱离生活的教育尽管可以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但这方面的能力不是生活能力和生活得更幸福的能力。疏远生活的教育本末倒置,最终使“人为”的教育偏离了“为人”的目的,导致教育的异化、人的异化。诚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造就一个真正的人,就应该培育学生一种“对生活强烈的爱”,“就应当教会人正确地生活”。在其亲手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更有这样醒目的标语:“你在学校应该探索的最主要东西就是生活的目的”。因此,尽早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生活通行证”,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理想地参与集体事业和社会生活,便成为回归生活教育的崇高使命与追求。

教育本身意味着生活,享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体验幸福的经历。哲学家怀特海曾指出,教育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教育,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恰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为了使儿童生活得幸福,家长不能以“为孩子好”为借口而包办他们的所有决定,要给儿童自主选择的空间、自由决定的时间,让儿童“顺木之天”地成长;为了使儿童生活得幸福,学校必须树立“让学校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的现代理念,使他们不再蜇伏于成人意志编织的网里,能充分享受到本该属于自己的游戏和浪漫童年。要知道,逼迫成人过小孩子的生活固然不可以,逼迫儿童过成人的生活,让小孩子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同样也是不人道的。好的教育应当让孩子像孩子,如同纪伯伦所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以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把孩子拽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回归生活的教育,是张扬人的生命活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教育就要以生生不已的生活为基础,造就人奋发进取的精神,使学生不断地“生长”,使其成为建构自我生命的主人翁。因此,教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其以往生活体验、情境履历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使教育源于学生生活并指向未来更美好的生活。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教育脱离生活的现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些话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至今读起来,犹发人深省,一语中的地点明了应试教育种种弊病的根源。

回归生活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回归真正的人的教育。生活总是人的生活,人在生活中成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因此,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自身,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也就是回归真正的人的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也恰如小原国芳的呼吁,只有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才会是真正的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从“生活”的视角来诠释教育,从而使教育更能体现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之更容易“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进而充分张扬人的尊严与高贵、人的唯一与独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昂首挺胸于天地之间。梁漱溟曾经有言:教育应该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道。回归生活的教育正是以此为旨归。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应试教育过度关注对科学知识的机械追求,忽视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其结果是将学生囚禁在一个人为的世界——知识世界(波普尔所谓的“第三世界”)之中。学生在物物(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却“物于物”,被物所累,最终成为知识的奴隶。他们遗忘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忘却了思考“人何以为生”的目的,在对知识的一味追逐中,日益成为感情淡漠、体验荒芜、没有人生趣味、缺乏内心敏感性的“单向度”的“现代机器人”。所以,教育之最终鹄的不在机械地获取知识,而在生活,在美且善的生活,而且,教育本身意味着生活,享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体验幸福的经历。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024  作者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