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

加强青少年宽恕教育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9-04 阅读:172952

 

李兆良 余丽军

  近年来,宽恕心理学研究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使青少年在面对人生中各种冲突、矛盾、误解、冒犯和伤害时,正确认识仇恨、报复、敌意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极大危害性,以及如何学会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和化解生命中不可避免之痛。

  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敌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不再渴望报复伤害者的一个内部过程,是受害者从认识、情绪和行为反应方面对伤害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宽恕具有亲社会利他性质和自我保护机制,对人们的生活、生命、健康、社会关系具有积极的价值。宽恕教育是实现宽恕价值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所谓宽恕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个体传授宽恕知识,树立正确的宽恕认识,明析宽恕价值,增强宽恕意识,提升宽恕能力,并主动做出宽恕行为的影响过程。如何增加宽恕意愿,怎样学会辨别对方的宽恕与和解,如何能体验到宽恕所带来的积极价值,感知并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让心灵得到释放与快乐,这些都与宽恕教育密切关联。

  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和感受到来自他人有意或无意、轻微或严重的伤害或侵犯。这些伤害或侵犯可以是生理上、心理上、伦理上的,也可以是混合性的,会使他们体验到痛苦、压抑和恐惧等消极情绪。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发展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特殊阶段,他们往往情绪波动大,理性不足,容易冲动,在面对一些矛盾和冲突时难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加以化解,学生间为一些小事容易演变成恶性伤害案件,对当事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面对伤害性事件时,正确认识愤怒、仇恨、报复等方式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严重危害,防止累积的愤怒变成仇恨,进而带来更具破坏性的影响及恶性循环,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的宽恕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宽恕教育,真正使宽恕成为提升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驾驭人际和谐强大精神力量的积极心理资源,使他们能够超越狭隘视野,形成一种向善、超然、防范人际冲突的道德意识,培育他们乐观、豁达、宽容、感恩的积极品质,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他人宽容、诚信、关爱、友善、理解、同情和尊重,是全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也是每个青少年学生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更是当下时代精神对他们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明晰和考量了宽恕教育的价值之后,就应该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特点,使宽恕教育成为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宽恕认知和做出宽恕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学校有计划的相关课程教育使青少年学习如何去宽恕。学校应把宽恕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生命教育、积极教育、心理辅导和德育课程教学之中。通过营造、创设积极的宽恕环境和氛围,构建校园宽恕文化,有意识地实施各种形式的宽恕教育和宽恕学习与训练,使宽恕真正成为当代青年学生一种普遍的道德共识,一种高尚的人文素养,一种反身自省的伦理规范,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对青少年实施宽恕教育应坚持灵活性与有效性、生活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原则,使宽恕教育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精神需要。当前的宽恕教育应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宽恕认知,增强宽恕意识,学习科学的宽恕理念,提升宽恕能力,创设宽恕环境,体验宽恕后的正性情感等实践层面上来进行。通过宽恕教育,使宽恕内化于青少年的人格结构之中,成为一种美德;使宽恕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当下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宽厚的道德品格,成为处理生命历程中消极方面的一种生命态度和积极策略,成为维系人际和谐与提升生命价值行之有效的一剂良方。

  需要指出的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宽恕教育,应在研究、探索、讲授、学习、传播、宣传、推广宽恕的含义和价值等规范知识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环境、 校园环境、文化和制度建设,注重改善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诱发、唤醒、维持和激励青少年做出宽恕行为的社会文化情境氛围。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07月17日第6版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