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5-05 阅读:224659

 

杨变红

20世纪中叶,工业文明高度发达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学成为显学。从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到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突破人类中心论范式的生态文学书写拉开序幕。随后,生态学思想迅速渗透到哲学、社会学等领域。80年代,借力于翻译,国外的生态思想理论被引入中国。近30年来,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文学的研究开始有意识地脱离“西化”趋势,从“全盘拿来”到“中国化”,逐渐提出本土化构想。

挖掘传统生态资源

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源于对西方的借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缺乏思想根基。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包括土地在内的自然并非古人征服的对象,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以此形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我不二”等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整体观、生态平等、人的自在自为等思想,都可以被生态转型期的文学研究者所继承。拥有如此丰富的传统生态思想资源,我们的文学研究没必要完全照搬西方理论,而是可以在继承中发展,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体系,从借鉴走向独创性思考。

传统儒家强调“敬天礼地”的思想,道家重视自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绘画、音乐、文学等各个领域。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来回溯性挖掘传统生态思想,如王先霈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就对中国古代诗文和文论中人与自然之间“和”的思想、文化及审美传统进行了阐释。此后,不断涌现从生态视角探讨古代文论、古代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使得学术界大致勾勒出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发展线索及基本轮廓。

重视本土文学创作

在生态意识的影响下,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形成了自己的初步形态。80年代中期,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徐刚的《伐木者,醒来!》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开启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之路。到90年代,生态文学创作步入初步繁荣期,不再以单一的纪实文学作为表现形式,而是运用了诗歌、散文、小说、童话、戏曲等多种体裁。随后,生态文学的创作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出现了李青松、陈应松、亦秋、唐锡阳、包国晨等为代表的作家群,创作了大量生态文学作品。

文本解读是生态文学研究的根基之一,生态文学创作为研究提供了可能。在世纪之交,学界已经着眼于对国内当代生态文学作品的分析。如《中华读书报》在1998年开设专栏,组织学者撰写对徐刚《守望家园》的评介文章;《光明日报》在2001年邀请生态文学作家探讨论述生态文学的内涵、创作领域和审美价值。另外,通过对当代中国生态创作和西方典型生态作品的比较,为促进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发展,王晖、李青、王彦彦等基于此都发表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建构批评理论体系

中国的生态文学研究经历了学习引进和自觉建构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国内研究者借助于翻译了解世界生态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梳理生态文学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吸纳最新最全面的理论。到第二阶段,经过冷静沉淀,国内研究者开始梳理研究的理论思想,在回溯性挖掘传统生态思想和深度解读当代文本资源的基础上,自觉尝试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体系。

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三大部分构成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基本体系,王诺、鲁枢元和曾繁仁等人的研究分别代表了这三部分的主要观念。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是国内第一部欧美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虽然研究对象为国外生态文学,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研究性的译介”,而在于创建一个生态文学研究体系的范本,对国内生态文学研究具有启示性和示范性。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被称为“中国生态文艺学的奠基之作”,认为“生态文艺学是选取现代生态学的视野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批评、研究的一门学科,其侧重点在于探讨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艺学》一书中以生态文化的批判意识反思人类文明,提出了“后现代是一个生态学时代”、“重建生态乌托邦”等思想,深入分析文学艺术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关系。对现代化的反思及对“文学是人学”命题的重新解说,引导我们“走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几百年间的文明偏颇,“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机天地。曾繁仁在《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中提出生态美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而广义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的栖居,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体系中,如果说进行经典阐释和审美生态批评尚是源于对西方的效仿,那么生态文艺学的探索却是从一开始便与西方生态理论近乎同步发展了,而生态美学更是在与西方对话中生发的中国化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使中国的生态文学研究天然地具备了构建本土理论体系的条件。依托传统思想和当代资源,国内学界将有机会超越传统,重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随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本土化的推进,中国文学研究必然会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实现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3275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