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基于小传统文化的美学发展新路径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3-20 阅读:190210

 

高小康

  在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不断发展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实践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小传统文化不但对基于有机统一社会观的传统文化理论是一种挑战,对于经典美学理论也是一种挑战。进入21世纪,非遗活态保护观念的兴起和深入发展,意味着对各种小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需要重新发现和分享体验,小传统美学因此而具有了学术创新和文化建设的双重重要性。

  自2001年昆曲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封存式保护历史文化残存的遗留物,拓展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和振兴发展。非遗保护的意义不在于封存记忆,而在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无论从全球还是国家,保护的主要对象就是在主流文化之外以民间、活态方式传承的小传统文化。

  尽管形态类型复杂,但可以看出多数非遗形态在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方面的普遍特征,就是特定文化群体在集体记忆、经验习俗以及公众趣味基础上凝聚起来的共享情感与文化想象,即传统身份的审美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保护的文化内涵中的核心内容是小传统文化的审美认同特征与美学价值。

  小传统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意味着美学内涵的多样性,因而形成了小传统美学的特殊性。小传统美学与经典美学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空间和生态关系,而且表现于美学内涵的差异。与艺术的个性化发展相对照,小传统艺术形态所具有的由特定集体记忆形成的审美认同体验则逐渐消失在美学视野之外,个人情感经验与审美趣味的表现逐渐取代了集体记忆所传承的情感认同体验,民间文化的美学价值因此而被低估甚至忽视。

  当经典美学以个人的独创性排斥了民间艺术代代传承的古老程式时,也可能因此而遮蔽了通过审美认同所再现的集体记忆,也就意味着遮蔽了以小传统形态传承延续着的人类审美经验的活的历史。

那么,作为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在审美形态方面与体现创造性的经典美学形态主要差异在什么地方呢?20世纪以来的民间文艺学和口传诗学研究都注意到民间表演艺术的普遍特点是内容的程式化和表演的即兴性。按照经典美学的标准来看,程式化意味着缺少创造性,而即兴性则似乎证明这种艺术作品缺少艺术的完整性。事实上,程式化和即兴性这类艺术特点来自群体传统的仪式性习俗和参与性,塑造了观众对群体传统的认同,也塑造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默契。

随着非遗保护观念的兴起,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越来越受到关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传统审美认同的传承保护,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活态审美活动得以传承的生态依据在哪里?虽然当代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注意到了全球化的当代文化与地方文化乃至土著文化的二元对立,但面对具体的文化建设实践时,在这种文化冲突和对立中如何可能建构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环境,仍然是需要从理论观念和文化实践两方面解决的问题。

全球化意味着大多数当代社会环境成为资本、技术与全球传播生产出来的趋向同质、时尚和流动化的空间。在这样的主流文化空间中,小传统文化得以生存的现实条件是什么?在空间并置交错的当代文化环境中,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在于这类非主流文化有维持生存发展的特定生态条件。在生态学上有个概念叫“生态壁龛”(ecological niche),意思是满足一个特定生物种群生存繁衍需要的基本生态关系条件组合。换句话说,生物种群繁衍的条件并不是要整个大环境全部生态关系都适合,若干必要生态关系条件在大环境中构造起适合生存的小环境(壁龛)就可以维持该种群的生存繁衍。文化生态也是这个道理:在多种空间并置交错的环境中,某种传统文学艺术形态,只要有适合的特定空间关系即文化生态壁龛,就有可能生存传承发展。

尽管乡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似乎不合时宜,但这种不合时宜的特征恰恰是当代文化中全球化与地方化冲突对立的一种形式。今天面临的这种文化冲突表现于经典美学理论的一个特征是独断论的困境。在经典美学中,种种形而上的美学理论及其体系背后隐含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独断论,即相信特定理论逻辑推演结论的绝对性或普适性,在具体研究中表现为试图以具有普适性的范畴或概念来全面解释美学问题。

当代美学早已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形形色色的理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认识成果。尽管如此,但独断论思维并没有真正消失。然而在当代文化发展观念背景下重新审视经典美学的独断论思维,会发现这种思维和研究方式在多样性并置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所具有的片面性以及遮蔽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意味着要关注多样性、地方性知识,因此需要建设以多样性和地方性文化为生态背景的审美活动和经验的研究。这种小传统美学追求的不只是真理、规律或法则,更包含对活态审美文化传统的体验和认知,追求不同文化在审美趣味和知识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对这种差异性的承认、沟通与分享。

基于非遗保护语境的这种小传统美学研究思路,目的是在经典美学研究之外建构不同文化语境中美学理论、观念、思想体系之间的“主体间性”承认、对话与分享。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17头版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