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文化自信是自信之基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6-12-29 阅读:185467

 

黄力之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乃民族自信之基,有了文化自信,中国人民就拥有了无比强大的精神基础,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应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科学阐释基础上,如恩格斯所揭示的:“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我们要在尊重文化史事实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法分析和对待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处理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从而自觉引领文化的创新变革,为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变革是历史必然要求

  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形成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对当代中国人来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吮吸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下来的文化养分,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我们固然可以因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引以为傲,但也要承认其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不能静止地看待中华文化,更不能躺在传统优势上不思进取。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就提醒人们,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发生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涌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暴露出来,亦如马克思在1853年时所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在这种冲击之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和质疑传统文化的价值,如严复所言,“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均把目光转向西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文化变革之风甚烈。经历160多年的历史探寻,今天中国的发展证明近代以来的文化变革运动是符合历史必然要求的,不能无视这个基本的文化史进程,但在此过程中一些人也产生了西方文化永远“先进”的固定思维模式。今天,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一些人仍然固守的西方文化优于中华文化的观点,我们需要进一步辩证分析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现实价值。

  西方文化优势并非永恒

  历史不会终结,文化史也不会终结。冷战刚结束不久,西化大潮席卷全球时,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和安娜·布里吉特·凯恩就对西方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们认为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工业三驾马车载着人类的命运狂奔。经济增长失去控制,它的发展把人们引向深渊”。人们看到,当下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所谓现代性文明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的相互关系方面产生了愈益加剧的病症。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民主”已经千疮百孔、弊端丛生,《纸牌屋》剧情之黑暗赶不上现实状况,而一些西方国家仍在全世界强行推销所谓“民主”模式,他们带来的却是世界秩序的空前失范,恐怖袭击与区域战争此起彼伏,难民流离失所,资本支配下的科技发展丧失文明底线……这导致西方文明内部一再产生对现代性的反思。而一些非西方地区却出现了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成为不可扭转的世界大势,这一事实使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东方智慧被纳入更多人的视野。

大历史表明,西方文明的优势并非永恒。当西方现代性走到尽头时,中华文化中那些有益的价值就更加珍贵,特别是在西方现代性模式陷入困境之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解决当代人类面临危机的重要启示和价值日益突显出来。

从思想上破除西化教条

我们必须看到,在承认并主张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存在着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绝对化的思维方式,比如以“全盘西化”否定中国文化的价值。如有的学者曾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此一主张完全放弃中国文化,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用西方的观念及制度来改造中国。20世纪的历史否定了上述主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成功,在文化意义上就打破了一些人对“全盘西化”的痴迷:一方面,革命的成功拒绝了西方资产阶级把中国变成殖民主义附庸的企图;另一方面,革命的历程也拒绝了来自“左”的教条主义的干扰,坚持用中国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在1940年就说过,“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当时的许多领导人物所使用的方法是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思维方式无疑是尊西方文化而贬中国文化的重要原因。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但曾经发生过的问题还可能会重现,改革开放以来西化教条流行就是如此。习总书记针对把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西方东西的现象,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里虽然说的只是课本中的古诗词问题,但这一重要判断表明,在当下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现实地存在着一种文化病症——有些人“唯洋是从”,以“去中国化”为荣。

去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标识,后果就如《共产党宣言》里所揭示的,西方资产阶级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西化之推行,民族文化之被摧毁,难道是民族的幸事吗?这是民族的悲剧,被西方资产阶级强加于上的“文化改造”,结果只会使自己的民族从精神上更加适合于接受西方的奴役和剥削。马克思的论断有160多年了,看看当下那些被西化模式折腾的国家,城乡满目疮痍,人民四处逃亡,难道马克思说得不对吗?在中小学教材这一文化个案中,“去中国化”都是一种绝对极端的变的追求,而不变的、应该坚持的东西已经没有了。现在,一些人有一种对改革表示失望的论调,使用了“改革停滞”、“改革在半途”之类的说法,他们认为凡不采用西方“民主模式”,不接受西方“普世价值”,不完全放弃国有经济的做法,就是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的表现,其潜在的理论视角还是西化教条的表现。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为了从思想上破除西化教条,习总书记指出,“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一论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坚持与运用,其意义如同毛泽东当年对五四运动的辩证分析,反对把传统文化中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去掉,必须和应该保留传统文化中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唯保持变与不变的平衡,国家与民族才能健康前行。

在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革命历程的每一重要关头,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始终坚持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依靠不断自省而演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中国人才把握住了中国道路的正确路径,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日益接近。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12138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