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

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6-12-07 阅读:192074

 

余一凡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立足现实、着眼创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共识的作用,以赢得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思想共识,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长久期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来实现,需要全体民众的共同参与。引导人民认同并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思想共识,是应对思想文化领域交融交锋、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引起种种反应;另一方面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的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广大民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广泛共识和最大公约数,是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有效方式。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思想共识,是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理的现实选择。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在各方面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需要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既要处理好划清界限、分清敌我的问题,更要处理好分辨是非的问题,以思想的方式、教育的方式去提高认识、化解矛盾,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形势要求,加强以凝聚思想共识为主要现实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基础上的务实之举、科学之举,因此具有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实践中需要突出四个原则。

  第一,坚持既有目标原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推动共产主义信仰在实践中落地生根。但在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下,仅通过几次具体工作,就能在短时间内消除错误思潮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反而可能导致非预期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具体谋划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鼓舞力量,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

  第二,坚持思想引导与坚守底线相结合原则。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理论自身的魅力,生动而有效地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增强广大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另一方面要树立底线思维,加强对当前社会思想动态的预判,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疏导,对任何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和行动进行坚决批判和抵制。唯其如此,才能够不断巩固共识,携手共进。

  第三,坚持分类教育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党员必须首先加强自我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信守承诺,始终保持先进性,以巩固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对于普通群众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凌驾于群众之上或脱离于群众自身利益之外的思想教育活动,而是与群众自身利益紧密相关。我们应当在满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过程中纾解其思想困惑,进而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第四,坚持追根溯源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和社会的意识形态问题,在具体领域通过优化内容、创新方式,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内提高效率、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但是,针对意识形态现象的观察与分析,都应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任何思想领域存在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因此,解决思想问题,往往需要跳出思想领域,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解决方案。当前,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寻找人们思想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以实际的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认同感、更“接地气”。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158版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