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

“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学创新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6-06-01 阅读:210623

 

阮博

所谓“微时代”,即“微媒体”不断更新、“微内容”不断生产、“微传播”不断进行、“微应用”不断出现、“微用户圈”不断形成的时代。在当今我国,一种崭新的“微文化”正在悄悄形成并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换言之,“微时代”已成为当前我国的现实境遇之一。对于高校思政理论教学而言,“微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崭新的契机,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创新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才能有效地适应和引领“微时代”。

第一,树立“微意识”,增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自觉性。“微时代”已不再是一种应不应当的理念,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对于“微时代”的基本特征、其影响社会生活的内在机理,以及由此给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带来的“双刃剑”效应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都要有清醒认识,同时要转变思想观念、革新思维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和提升媒介素养,不断提升“微本领”,努力适应“微时代”。努力适应“微时代”,并不意味着思政理论课教师成为“木偶”,不顾一切地迎合“微时代”的思维取向和行为导向。对于“微时代”所蕴含的各类意识形态,思政理论课教师还要进行明辨和批判性回应,以充满现实性、科学性和彻底性的思政理论教学引领“微时代”的发展趋向。

第二,关注“微话语”,增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预见性。“微时代”的技术魅力及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意识形态,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话语征候。伴随着“微博”、“微信”、“微视”等“微产品”,“短、平、快、碎、多、新”的话语表达形式越来越突出,而大量草根化、个性化与随意化的话语内容也开始充斥“微空间”。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关注和积极研究这些新变化,努力掌握“微时代”下话语表达和话语接受的特色、习性、规律,以增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预见性。同时还应推动教学语言的时代转变,努力建构与“微时代”相契合的教学语言。例如,适当地吸收一些“微空间”中的流行词、热点语和俏皮话,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往往更能拉近与教学对象的距离。

第三,引导“微生活”,增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吸引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自觉将课程教学融入学生的“微生活”,并予以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微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需和所惑,深入了解他们通过“微生活”表现出来的各方面价值观念,并以此来条分缕析、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微媒介素养”的培养,以提升广大学生在“微生活”中的自控能力、鉴别能力和反思能力。

第四,运用“微媒体”,增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多样性。“微媒体”的出现是“微时代”来临之最显著的物质性标志。在“微时代”,“微媒体”对教学对象的影响越来越大,其越来越与教学对象形影不离。高校思政理论教学要具有时代性、亲和性和针对性,就必须自觉利用各种“微媒体”,努力占领各种“微阵地”。为此,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微媒体”中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择取和提炼精要简洁、生动活泼、颇具风格以及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借助“微媒体”平台向学生们“推送”。当前,高校思政理论教学APP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以充分发挥其在思政理论教学中理论传播、思想引导、价值渗透和共识凝聚等作用。

 

第五,探索“微课堂”,增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微课堂”实际上是一种微型化的在线网络教学模式,它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化、生动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教育对象的移动化学习、碎片化学习、混合化学习、翻转化学习、泛在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作为“微时代”与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微课堂”能够推动教学内容化杂为精、化繁为简、化粗为细,也能够契合广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期待和接受愿望,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从而有助于提高思政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微课堂”的探索并不是随意和任意的,必须坚持一些原则。一是互补性原则。“微课堂”并不是要取代、淘汰和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要与之融合互补。二是教育性原则。对于“微课堂”的探索,并不是盲目跟风、短时炒作和形式主义,而是要着力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困惑,着力于提高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效果。三是优质性原则。“微课堂”并不是“新瓶装旧酒”,并不是简单地录制教学视频的片段,其主题确定、内容选取、视频制作、辅助资料和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优化,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12 头版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