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东
摘 要:文章缘于当前的“文化热”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原理进行文化问题的延伸研究,提出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和根源,并提出中国文化建设应该追求的目标是“优秀文化”。
关键词:文化;文化发展;问题;根源
一、问题的提起:当前文化学研究的形势
从19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21世纪,“文化”进一步成为热点,既是世界的热点,也是中国的热点。这个“热”潮风起云涌,覆盖了中国也覆盖了世界。1990年代初期,“文化原理”进入全国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肖前主编)⑴,促使我们在研究折学原理之时也对文化原理进行研究。
“文化研究”在全世界的发展已经历时长久、成果十分丰厚,仅例举如下诸项予以证明。
(1)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高度重视文化发展,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是全世界各国家的一般特点。
(2)众多文化学者关注文化研究,仅“文化”定义至目前已近300种,是一证明。国外的“文化”定义研究,张忠利著《中西文化概论》⑵ 从各家观点中选列43种进行分析,最终认为:“任何一个定义只说到文化的一个或若干个层面或要点。也就是说,这些定义没有任何一个足以一举无疑地将文化的实有内容囊括而尽。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文化实有的内容太复杂了,复杂到非目前的语言技术及少数的表达方式能提挈出来。”据此可以知道“文化是什么”:
第一,在文化全部实有中,不可有意无意把认为“好的”或“要得的”看做是文化;而把认为“不好的”或“要不得的”不看做文化,而看做是“历史中的偶然”。第二,文化包括层进中的各层。文化是人适应环境与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任何文化无一不含有“精神”和“物质”成分。第三,文化之所指不仅限于所谓“文明人”,“野蛮人”同样有文化。所谓“文明”与“野蛮”之分,以及认为自己总是站在“文明”这一边,这种念头是出于自我重要感、声威要求和对文化知识的贫乏。文化是地球表面的一种普遍现象。第四,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化石,而是在变动之中。第五,价值观念是文化构成的必要条件。不能想像没有价值含在中的任何文化。第六,文化与文化价值都是相对的。在世界文化典型尚未出现以前,很难笼统地说哪一种文化优秀或不优秀。
张著指出:“笔者以为文化是人适应环境与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总和。其功能有二:其一,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主体设计者与承担者,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凝聚;其二,文化外化出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一切产品物质。”
(3)现当代国际关系问题、地区纷争的研究,以文化为突破口,从民族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上研究问题,是世界性一大形象,使得一批此类著作纷纷形成。最著名论断当属1994年出版的亨廷顿著作《文明的冲突》,轰动一时。⑶
(4)众多关于文化的国外研究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值得关注,包括20世纪原籍德国、后入美国的女哲学家、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文化批评理论”值得重视,值得借鉴,以致中国学者唐小兵2012年发表的《阿伦特:市侩主义下的文化危机》⑷,对中国当前文化发展现象深怀忧患。
“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同样已经历时长久、成果丰厚,本文亦选例几个方面以述之。
(1)在中国学术史层面,有众多大家人物关注文化研究,从20世纪早期的梁漱溟、胡适等先生,到当代的余秋雨等,堪称大师云集、群星灿烂。
(2)在现代学术层面,“文化学”更成为一大研究领域,众多学者从自身不同学术背景开展文化研究,不断有学者以“文化学者”身份亮相媒体从事文化活动,学术研究的方向分布于各个具体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旅游文化研究、饮食文化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民族文化研究、语言文化研究、企业文化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研究、文化权利研究、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研究,等等,研究面广大、成果量可观。
2012年余秋雨出版《何谓文化》⑸,是及至目前学界文化研究最新成果。著作对文化相关问题做了“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学理的回答”涉及“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的最终目标”、“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文化的弊病”、“近三十年的进步”、“当前文化的隐忧”。在“文化到底是什么”探讨中,余先生提出自己独家定义:“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对于“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余先生认为当前中国文化在理解上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偏差:太注重文化的部门职能,不重视其全民性质;太注重文化的外在方式,不重视其精神价值;太注重文化的积累层面,不重视其引导作用;太注重文化的作品组成,不重视其人格构成;太注重文化的片段享用,不重视其集体沉淀。关于“文化的最终目标”,余先生认为,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关于“中国文化的特性”,余先生认为应该从“独特性”和“实践性”上把中国文化特性定性为三个“道”: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关于“中国文化的弊病”,余先生认为是三个“弱”: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即,皇帝出行,要打出“回避”、“肃静”,与社会隔绝;个人要做君子,总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百姓出行,只考虑自己如何快乐,不考虑公共影响(中国人旅游的吵闹)。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即缺乏科学性,缺乏是非曲直的明辨,遇到是非、争议总是要以中庸做结局。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即凡事喜欢多变通,善于多变通,严重影响广大民众快速进入现代化文明。
讲到“近三十年的进步”,余先生认为有三点:由于三十年来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由于一次次全民性救灾活动,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
提及“当前的文化隐忧”,余先生认为有三点:第一,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极度自信背后隐藏着极度不自信,降低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的可能,陷于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自迷自醉,陷入中国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倒退。第二,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即民众的感性意愿取代文化的理性评价),民粹像复古一样,实在设定虚假信仰,制造文化欺骗;民粹像民主却绝不是民主,民粹的泛滥是对不民主的惩罚,但此惩罚换不来民主;民粹对民主的损害甚至超过专制;民粹主义表现在文化艺术上,就是放弃应有的等级和标准,把底层民众的现场快感当做第一坐标;民粹主义拆掉了艺术提升的阶梯,只剩下地面上的一片嬉闹;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文化艺术一旦受控于民粹主义,很快就会从热闹走向惊人的低俗,然后走向惊人的荒凉。第三,文化的耗损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经济发展,为何文化未能出现举世公认的成就?与文化的耗损机制有关,包括“惰性耗损”(主要耗损在官场化、行政化的体制中;资源在体制内,成果在体制外;资源掌握在行政官场中,创新性工作在体制外无人支援)、“恶性耗损”(文化人物、文化人才屡受伤害无法得到保护,损害文化的创造)。
(3)在国家建设层面,当前,国家政府对文化发展予以政策性强化,表现诸多: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中华文化宣传、传承教育;加强关注中华文化的的保护,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趋完整、并不断增补,各文化保护单位得到进一步重视;特别是2012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出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民族复兴、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对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视达到了最高点。
(4)在省、市、区发展层面,社会文化建设已成为政府业绩的组成部分;纷纷重视社会文化、文明建设,一些省份纷纷“打文化牌”,原有“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等地域性历史文化品牌得到再度提升,没有历史品牌的在力图创造;21世纪前十年,以“北京精神”为引导,多个省份提出了本省的“地区精神”;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大区”;“城市文化建设”得到重视和开拓,仅陕西省西安市一个城市就规划了“大唐风情园”等10个以上市区文化园,构成了堪称精致、精彩的创意设计,实现了很好的效果。
(5)在教育事业层面,高等学校文化学建设可以归纳为三大方面:“文化学研究”、“文化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学研究”即以学科学位点平台,成为高校一大教育种类,例如原来的“专门史”、现在的“中国史(中国文化史研究)”一个硕士专业即在全国形成了数十家学科点,意在建立高校“文化学”学科方向,打造一批文化学学者。“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自1990年代初期国家教育部启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在全国高校分布、建立了32个素质教育基地;各高校开展了深入研究、规划,并开辟了足够规模的文化素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出发,构建了中国高教的一个教育形式,推动中国高教形成一个“素质教育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高校建设的一大方面,进入21世纪更加升温:首先,“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深层次研究快速形成形势,一批高校领导、教育家、大学教师撰文探讨,产出巨量成果;其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更加广泛,产出量同样巨大;各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各领风骚,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6)全国性“大众文化教育”成为形势,国家媒体“央视”开辟了多个固定的文化栏目:CCTV-3设有《文化大百科》;CCTV—4设有“文明之旅”;其他频道也以专栏、专题形式开辟 “话说长江”(地理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文化)等长篇系列;全国地方台同时开辟若干地方文化栏目,借助国家电视传媒构建了大众文化的文化学教育,蔚为壮观。
二、认识我们自己: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及其根源
面对如此壮观的文化热潮,凡是负责任的学者均应思考问题:当前中国文化发展形势如何?发展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1.当前的中国,文化发展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本文认为可以概括为:国家主流文化发展充分,政治思想文化建设高度发展;全国文化发展环境宽松,百花齐放确实得到充分实现;各类文化发展成绩斐然,达到建国以来历史最好状态;科技领域取得空前成就,获得世界个别领域领先地位;文学艺术创作空前跃进,获得“诺奖”填补中国历史空白;文化保护引起高度重视,国人文化保护意识得到提升;教育事业规模得到扩大,各类教育形式并行自由发展;国民思想自由达到最高,文化生活气氛空前开放活跃。
2.面对发展成就不能盲目乐观,而应肯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本文归纳为:(1)“物质文化”方面,总体状态为仍然不发达,建设方式总体为仍然属于粗放型,尚未达到“集约型”、“精品型”;实行市场经济方式,却未获得市场经济的规范效应:市场秩序还存在混乱,造假遍地、践踏诚信的问题还很严重;特别是有些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承认的时候——市场经济不是任何罪恶的根源、操作市场经济的人才是物质文化建设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此处即说,我们在不具备市场经济素质的时候实行了市场经济,物质文化建设受到市场主体素质的强大阻滞!(2)“政治文化”建设方面,民主体制、法制体制建设成为战略性追求,目标已经非常清楚,但实际建设效果亦不理想。(3)“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信仰迷失以至整个社会亟待重建思想信仰;社会道德问题增多,问题频率加大,构成道德发展的“问题形势”。
3.清楚了文化发展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搞清楚问题的根源。本文认为:第一,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质是问题的内在根源:中国文化整体上欠缺科学的逻辑脉络,整个思想史由“百家”构成,“百家”各自为一,不存在文化发展之基础固定、脉络清晰、逐渐提升的发展关系、发展态势;中国文化发展整体过程中经常存在多方面内容上、理念上的自相矛盾,一家说依法治国,一家说以德治国,一家主张严刑峻法,一家主张批判“苛政猛于虎”,始终不是前后相续的稳定状态;中国发展文化走向上缺乏科学理性,全部文化财富属于人文主义,完全不存在科学主义内涵,由此,在发展的根本走向上就未能培植起符合科学规范的文化发展样式。
第二,社会、文化变革影响是问题的外在原因:(1)中国文化思想界存在许多不科学的理念、观点、举措。历史上,历朝历代均出现多次政策不稳定、不清楚,仅对儒学即或者“独尊儒术”或者“砸烂孔家店”,及至20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再起“打到孔家店!”波澜,这一“新化”过程丢弃了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遗产,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一次损害,这一点已为海外学术研究所认定。(2)外族多次入侵、国内过多社会动荡,给文化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这种外族入侵通过不同程度地传入外族文化干扰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通过列强偷盗抢掠、打砸焚烧,给中华文化保护、传承造成严重破坏。(3)国内发生的政治事件及其扩大化,给文化发展造成多次、多方面损害,基于那些不理性的政治运动方式,毁弃了大量文化作品,摧残了大量文化人物,瓦解了传统道德几千年形成的完整系统。(4)中国现代文化理念形态不稳定构成损害,包括改革开放之后仍有文化思想左右摇摆,一时从闭关锁国变为“全盘接收”,一时发现“全盘接收”弊端又批评“崇洋媚外”,在全世界进入现代时代的情况下,国人仍不能拥有理性思维,尚不能找到文化发展的理性道路。
第三,参差不齐的国民素质是问题的“主体因素”。国家推进、强化文化发展事业的状态是一个方面,民众自己的文化素质状态也是一个绝大的方面。民众文化素质概括为两方面:一位整体偏低,二为参差不齐。这一国民素质状况对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严重,历史上即多次出现盗墓、毁弃文物事件;当代社会亦无数文物造假、文物偷窃、文化环境破坏现象;家庭伦理文化的变异、畸形发展,毁弃了国民道德教育最早、最基础的根基;当代传播媒介在娱乐文化方面的低水平追求,真正地用娱乐“脱下”了“道德的底裤”!
三、我们要建设什么文化?
我们到底应该提倡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本文认为应该是“优秀文化”。“优秀文化”的概念内容,决定着一国文化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文化建设的效应、文化发展的前景。
(1)优秀文化应是先进的文化,是说文化的科学属性。即,文化是有科学性的,而不是缺少科学性的;文化的科学性是高水平的、“位居”其他文化之前的,而不是“位居”其他文化之后。在这个意义上,通俗文化、流行文化便只是大众生活中为了娱乐而创造、使用的“文化”,不是严谨的科学意义上的文化,称呼其为“…文化”只是为了归类上的方便而已,并不表明其实质上的完全归属。
(2)优秀文化应是优质的文化,是说文化的质量属性。即,文化是注重质量的,而不是忽略质量的;文化发展所形成的产品是优质的,而不是低质的,更不是虚化的、假造的。从这个意义上,当前国家文化舞台上常常出现并可能火爆的娱乐作品,实际往往是故意以其粗略制造娱乐,而这种“故意”却恰恰够早了“粗略”,丢掷了文化的质量,更有违先进文化的属性。
(3)优秀文化应是道德的文化,是说文化的伦理属性。即,优秀文化是向善的、维护善性的;不是向恶的、损害善性的;优秀文化是倡导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的,而不是丢弃规范的。从这个意义上,近年舞台上经常出现的通俗文艺作品之所以有时为大众所轻视,之所以常常没有好的文艺效果,往往因为其内容中包含了不健康的要素,这些不健康的要素触及了道德的要求、道德的一般标准。
(4)优秀文化应是高雅的文化,是说文化的品格属性。即,优秀文化是讲求品味的、追求品味的;优秀文化的产品是高品味、高层次的,不是低劣的、低俗的;优秀文化是引导文化趣味“攀高”、上升的,而不是引导下降的。从这个意义上,近年舞台上经常出现的通俗文艺作品之所以只能叫通俗文艺,就是因为层次过低、品味过低,所显现所提倡的倾向缺乏了文化之向上的引导、促进意义。
(5)优秀文化应是前进的文化,是说文化的功能属性。即,优秀文化是有实际社会功能的,不是虚妄的、无用的;优秀文化具有促进的功能,能够推动社会向着前进的方向运动,而不是阻止前进、更不是推动社会向后退的方向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近年舞台上经常出现的流行文化之所以不具有长久的影响力,也是由于其品味、质量的低劣而缺乏了文化的社会进步价值,缺乏了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功能而耽于娱乐。
(6)优秀文化应是民族的文化,是说文化的族类属性。即,一个国家追求的文化是为自己民族发展服务的,优秀文化的内涵一定有民族性属性,其内容、特质、社会标准是本民族的;其凝聚力、威慑力的作用是维护本民族的;其文化构成是与本民族习俗交融的、合一的;其文化发展是自主、自我的,即,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是以我、以本民族为核心的。从这个意义上,近年舞台上经常出现的通俗文艺作品之所以经常为大众不能接受,完全是因为一些语汇、表达甚至整个创意脱离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有违中华民族的欣赏口味、审美格调。
明确了“优秀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要达到建设优秀文化的目标,任重道远,需要付出若干年艰苦的努力! (作者王立东: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职大学报》2015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转引自余秋雨《何谓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
4.唐小兵:《阿伦特:市侩主义下的文化危机》,转引自《文摘》2013.第6期
5.余秋雨:《何谓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