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摘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当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显得更加迫切了。今天建设文化,必须处理好这样的关系,一方面要具有世界视野,努力探触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地带。另一方面要响亮地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以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建设与发展滞后,对文化的认识与观念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校正、深化的地方还很多。如认识肤浅、不到位,急功近利,浮躁、泡沫化,见物不见人,甚至有粗鄙化乃至反文化的倾向。加强文化建设,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四对关系,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重大决策,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为唯一主题,这在党的历届全会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足可见其重视的程度。这是党中央放眼21世纪全球发展形势,把文化作为一种国际竞争力而做出的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全面发展的主动选择和开放创造,对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十八大又一次吹响了文化建设的集结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只出现在人文学者笔下的字句,被写进了十八大报告。这里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片面倚重工具理性的倾向将要得到矫正,意义探求、价值考量、人文关怀,将回归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期待着,努力着。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当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显得更加迫切了。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282美元,这种情况说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呈现上升的态势;文化消费结构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已由单纯的追求休闲娱乐向更加注重求知求美转变,追求自我文化表达、参与自主文化创造活动的愿望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不断提升的过程,而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
今天建设文化,必须处理好这样的关系,一方面要具有世界视野,努力探触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地带。另一方面要响亮地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以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被哲人称为轴心时代。期间,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独立形成。这一时期通过对话产生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原创性,蕴藏丰富的思想资源。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精神基础之上。后来我们落后了,有学者尖锐地指出,走在国内一些大城市里,仿佛八国联军又打进来了,不是用刀枪大炮打进来的,而是用满街满巷的、舶来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建筑打进来了。包括鸟巢、水立方,哪里有我们自己的建筑语言?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我们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我看来,针对性很强,恰恰是因为我们存在着不自觉、不自信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还是自发的、盲目的,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感。
现在的问题是,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同步,文化创造却没有跟上。
我们审视文化现象,一定要放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也就是全球化的时代,资讯特别发达的时代。千万不要以一种老眼光去看问题,想当然地以为我们由于偏僻、封闭,必然落后。如果说30年前北京是中心,包头是边缘,那么现在是去中心化的时代,无所谓中心、边缘。在今天,资讯的占有,大家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无论在包头、在呼和浩特、在北京,我们所接受的资讯几乎是同步的。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绯闻,我们差不多和美国人同时知道的,而且,中国媒体对这件事的炒作,远甚于美国媒体。这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为了看清楚、说明白这一点,我们不妨找个参照系。生于1930年的余英时先生,在安徽潜山官庄乡这个“穷乡僻壤”度过八年岁月,自谓在其16岁以前,根本不知“五四运动”为何物。1946年他16岁时,五四运动已过去20多年了,可见那时消息多么闭塞。
如果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离我们太远了,再举两个近一点的事例。刘震云(《1942》的原作者)的成名作《塔铺》里有一个情节:1978年一群农村复读生集中在公社中学准备参加高考。离高考还剩两个月,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还要考世界地理,大家都没书。“我”爹到180里以外的汲县师范教书的亲戚家为儿子借《世界地理》,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回来脚上全是血泡。人家说了,最多只能看十天。这不过是距今30多年前的事情,听起来恍如隔世。中国首富李彦宏在高中时参加一次计算机竞赛惨败,“当时在阳泉读书的李彦宏到省会太原比赛,一直成绩优秀的他最后很多题都没做出来,大受打击。在太原的书店,他发现了很多阳泉买不到的计算机书,这让他深深感到,信息的传播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这些天方夜谭一样的事,一去不复返了。高科技带来的现代交通、通讯的便捷,让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技术层面。而文化创造却没那么简单。
北京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曾在学生中做过一项调查,请同学们说出对自己的三观加一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审美观”)影响最深的艺术作品(不局限于文学,包括影视动漫),结果令人惊诧,85后的学生,尤其是接近90后的学生,对他们影响最深的是日本动漫,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包括那些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如勇敢、忠诚、友谊,都是日本动漫给他们的。中华文艺里唯一能够对他们产生深切影响的是金庸。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2011年李光耀答记者问,说了一句很精彩的话,他说,21世纪上半叶中美之间的激烈竞争无可避免,在激烈竞争中他看好美国,这话中国人肯定不爱听,但他接着说:“中国是从13亿人中寻找人才,美国是从60亿人中寻找人才。”这是事实,是值得我们审思的事实。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冷冷地说了一句:“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
这是就文化的影响力、社会效益而言。
文化之为产业的经济效益又如何呢?纵向地比,这些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00年十五规划中提出“文化产业”,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文化强国”的提出,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3%,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0%,正朝着支柱性产业方向迈进。“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年均增速在15%以上,大大超过同期GDP增幅。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8%,“十二五”还将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横向地比,差距还很大。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太小,市场占有率偏低,美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中占43%,中国则不到4%。就文化产业本身来说,也存在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等不足。这与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还没有被世界所认知,中国文化“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乱象
文化建设与发展滞后,对文化的认识与观念也存在诸多问题。虽不像当初那样,进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误区,但有待校正、深化的地方还很多。如认识肤浅、不到位,急功近利,浮躁、泡沫化,见物不见人,甚至有粗鄙化乃至反文化的倾向。
这些年各地都在努力挖掘地域文化,大有“占山为王”之势,各种命名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有的以古代地方行政区来命名,有的以诸侯国来命名,有的以流经的一条河或靠近的一座山来命名。这就出现了许多混乱。比如,陕西打出三秦文化的招牌,何谓三秦?当年项羽把关中和陕北地区分为三份,分封给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陕南不在其中。陕南就又打出了汉文化的旗号,而河南南阳也以汉文化自命,因为刘秀是从南阳起家建立东汉的。陕南与南阳撞车了。再比如,一条山脉绵延上千里,许多地区都在其山脚下,于是,都以这座山来命名。命名趋同,概念重叠,甚至争来争去,偏狭、无聊,无益于文化的建设。
名人故里之争也是如火如荼,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地与名人“攀亲”,名人惨遭挟持,搬演了一出出闹剧。包头人说花木兰是包头人,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早就为这个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争得不亦乐乎了。目前大约有30个左右名人故里有争议。某地宣称伏羲当年沿着黄河来到该地,是“最早的外来投资者”,接着引出招商引资的内容。究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出于招商引资、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只着眼于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的追求,把文化遗产商品化。这本身就表明,黔驴技穷,缺乏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对文化的无知,其所为,背离文化,舍本逐末。最不堪的是,无视伦理道德底线,争夺反面人物的故里,真应了那句老话,“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挑战中华民族推崇正直、善良的价值观。阳谷县与临清市的西门庆故里之争,到了饥不择食甚至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地步,就是一个显例。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为一位音乐大师而争,但不是争故里,而是争谁保存他的生活片段遗迹多,保存得好。这才是正道。
张贴标语喊口号,是我们惯用的拿手好戏,近年来,各地城市口号喊得震天响,比着赛看谁更“雷人”。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都在绞尽脑汁地设计与营销城市,地方政府常以重奖的形式征集城市口号,但大都是吹起的泡沫。据媒体报道,我国有655个城市正“走向世界”,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定位混乱、推广不力、设计粗糙、公众参与度、认可度不高,不仅无助于城市形象塑造,还徒增许多混乱。合肥——两个胖胖欢迎您,毫无内涵。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因涉性而低俗。海口——娱乐之都,本来坊间就有许多传闻,简直是不打自招。“上海,精彩每一天。”因直接来自护肤品广告而缺乏创意。“现代化魅力型区域中心城市、沿海强省省会”,人们怎么也不会猜到是石家庄。
这些年,我国城市化步伐突飞猛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同样存在许多问题。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被誉为石头史书、凝固的音乐。大雁塔之于西安,天安门之于北京,东方明珠之于上海,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据说贝多芬在创作著名的《英雄交响曲》时,曾受到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的启迪。可见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最直接、最集中、最气势磅礴的呈现。而我们的城市建筑却文化面目模糊,千城一面,缺乏个性。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很普遍,结果是“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到处都是拆迁的工地,令城市失去了文化记忆。在旧城改造中,利益驱动,急功近利,过度商业运作,大拆大建,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片片积淀人文内涵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破坏。一些城市盲目贪大求洋,追求第一高楼的高度,却抽空了文化内涵。权力美学作祟,在权力的强制控御之下,城市空间成了官方任意涂改的调色板,大包大揽,标准单一,制式统一,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平庸、因袭、模仿、克隆,是普遍现象。
见物不见人,也是当今文化建设中的一种错误倾向。一些官员只知盯着那些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却忽略了主体人。十八大报告把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放在文化部分来论述,有人不理解。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讲过一段名言,他说:人是从自然界中发展来的,但是仅仅是从自然界中走出来的,还不是人,人是人的产物,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按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在历史纵轴上“是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而在现实剖面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的人”中 “文化”所指的是沉淀为集体人格的“文化史”;而“人的文化”中 “文化”所指的是建构民族精神的“文化观”。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正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民族的集体人格。人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终点。对文化的审视就是对人的观照,是认识和完善自我的一种内省方式。一旦文化考察脱离了人的质数,成为一种空泛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批判工具,被它匡正的对象往往扭曲、变形。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的教育、学识和品格的开明程度和高下之分。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国家如此,一座城市同样如此。如果说,上世纪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化先锋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话,我们当下的我们建设一定要以“提升国民性”为担当。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要像邓小平将目前中国的发展水平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样,有勇气面对现实,敢于承认我们的文化建设水平还不高,层次还比较低,还有许多认识的误区和实践的败笔。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负责任的态度。
三、城市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加强文化建设,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四对关系,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恩格斯在致康·施密特的信中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也谈到这种“不平衡”关系,经典作家的论断,深刻揭示了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常常表现出来的不同步性,今天的社会现实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比如,甘肃、湖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市场的完善程度和许多发达省份比,都不是很好,却创出了发行量超过400万份的《读者》和《知音》,而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期刊中发行量最大的不过才70万份。我想说明的是,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明显滞后的,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不必自卑、不必气馁,更不能以线性思维编织因果链,以经济滞后必然导致文化滞后为托辞,不思进取,推卸责任。我们更有理由坚信,文化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前面。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无论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以文化为先导,引爆着社会大变革,自然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革命,必然带动全社会创造力的爆发。
我们今天建设城市文化,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张力效应,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第一,我们要以宽容的目光,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不同文化碰撞的全球性、高度相关性,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也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了解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发展自己,吸纳先进文化,构筑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组曾在其报告中强调文化开放与交流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报告中指出:“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他价值观念和传统的鉴赏;文化将在孤立中消亡。”“不向世界开放,不经常与其他文化联系,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或产生好结果的认同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越强,其文化的成长性和衍生性就越强,其文化发展的加速度就越大。城市文化建设不要作茧自缚,而要追求多元与丰富。英国18世纪传记作家詹姆斯·鲍斯威尔说:“伦敦之于政客,是政府所在地;之于牧民,是牲畜交易市场;之于商贾,是一个巨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于寻欢作乐的人,则是小酒馆的天下。”这句有关伦敦的描述,至今仍是真理,证出伦敦的博大。第二,我们要警惕、抵抗文化的殖民化。所谓殖民化,主要是指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行推销自己的文化制品和价值观念,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文化的殖民化反映着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和西方主义,从而毒化国际关系并阻碍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文化,反对西方文化的强制性渗透。第三,我们要消除一种误解,即认为全球化是追求、展现同一性,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性将在这一进程中消失。事实绝非如此。联合国曾经发表过一个声明:一个世界,多种声音。世界城市发展史也表明,城市发展的模式、形态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个性的,而不能是单一的,有特色的城市才有魅力。城市文化建设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体现城市的特色。我们要大力开发利用以本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使本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城市文化建设要关注历史的维度,历史文脉是不能割断的。在一切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中,文化资源处在最高层次,也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既经历过古代万国仰慕、睥睨自雄的荣耀,也遭遇过近代西方文明“挟风鼓浪、蔽天而来,叩吾关而窥吾室”的冲击。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时代浪潮里,历经浩劫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然,我们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如果只抱着自己过去的传统不放,固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党中央多次强调文化创新,只有锐意创新,才能构建超越前人、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并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先进文化。
文化是对人的描述,城市是人创造的,城市文化以人为本,这没有错。但如何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成了一大难题。本来,我们有着很好的思想资源,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旨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自身膨胀日甚一日,自然生态惨遭破坏,也受到了自然法则的无情惩罚。今天我们重温“天人合一”的思想,感到格外亲切,这也是矫正现代化工业社会弊病的一剂良方,在改善自然生态中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可爱,更多一点“绿色”。
包头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作为城市来建设,却是晚近的事情了,村而镇,镇而县,县而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始于国家一五期间包钢上马,一座钢铁之城雄起。虽然作为城市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文化构成却很丰富、驳杂。蒙古族戎马倥偬,在马背上创造了草原文化。近年来的草原文化研究,将它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提并论,鼎足而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学者们提炼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如果不是“我注六经”的话,这三条理念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发扬光大。晋陕人走西口,带来汉人的农耕文化、工商文化,是又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潘照东先生概括为:不畏艰险、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团结互助、多元交融的和谐精神,勤劳智慧、共创繁荣的精神。既有的游牧草原文化与舶来的农耕、工商文化的杂交,优化生成新质的文化,更其可贵。比如草原文化中的恪守信义,就是工商文化的重要质素;晋商的诚信就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的;建设包钢以来的工业文化,横空出世,浓墨重彩,为包头文化涂抹上壮丽的一笔。这些文化资源,经过盘点、梳理、整合、提升,将会产生新的增长点,创造出具有无限魅力的包头文化。
黄河浩荡,阴山苍茫。“几”字形河道,恰似膂力过人的母亲,双手紧握,托举着草原明珠包头。大青山又以父亲般宽阔的胸膛,深情地呵护着她。包头,她沾溉着北中国博大雄厚的历史文化,又沐浴着新世纪初升的太阳,她也以其煜煜光辉映照着土默川平原。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文化意识、文化理念的更新,有待于市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的整合,需假以时日。文化精品力作的批量生产,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之,我们还有很多短板。而且,建设文化最忌大跃进,一定要尊重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不能大轰大嗡搞所谓超常规、跨越式。
正如十八大报告所号召的那样,我们欣喜地看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时代氛围已经形成,文化建设新高潮已经到来。在包头,有政府主导的大动作,有民间的力量在行动,有精英阶层的同心戮力,有草根一族的广泛群众基础,大家都动起来了,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包头文化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张伟:包头师院教授,《阴山学刊》主编,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本文为包头市创新转型·助力“
[1]韩永进.《文化的新自觉》[N].《文艺报》,
[2]熊月之.《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N].《文汇报》,
[3]杨树平.《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强市》[N].《光明日报》,
[4]盛和泰.《大力推进文化创新》[N].《光明日报》,
[5]殷国明.《上海人与纽约客》[N].《文学报》,
[6]毛时安.《城市:风格的魅力》[N].《光明日报》,
[7]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文化建设中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关系》[N].《光明日报》,
[8]刘涛.《文化表情:国家公关时代的形象“出口”》[N].《中国教育报》,
[9]周龙,李慧.《文化唤醒了城市》[N].《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