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刚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重温革命先贤的光辉事迹,总结革命先贤的革命经验,传承革命先贤的精神风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纪律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红军之所以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下实现长征胜利目标,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严明的革命纪律,这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不断壮大的根本所在。革命纪律是党和红军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严守纪律是红军实现长征目标的关键要素。
红军在长征中的物质基础非常薄弱,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党的领导干部带头遵守革命纪律,树立了良好榜样。
中央红军有30名女干部,由于受到生理因素制约,她们付出的辛苦和艰辛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她们不仅坚持跟随队伍前进,而且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雇请民夫、分田分地、筹粮筹款等重要任务,原因就在于她们能够自始至终遵守红军纪律。她们的行军口号是“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当时红军规定,把生病、负伤或实在走不动的红军,每人发给八块光洋,寄居在百姓家里。女红军“不得八块钱”,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掉队、不能负伤、不能生病。除3名女干部因革命需要留在长征途中外,其余27名女干部顺利完成了长征任务。
女红军还能很好地贯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要求,即使出现特殊情况,也会为群众进行补偿或作出说明。1935年4月,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后,女干部谢飞、刘彩香、钟月林扶着患病的吴富莲走进一间农家小屋,屋内没有一个人。饥饿难耐的她们看到筐子里又大又黄的梨,非常想吃,但又想到了红军严格的纪律要求,没有去拿梨。三个女干部看到躺在草铺上正在发高烧的吴富莲,经过反复商量,决定用高价购买一个梨。她们取出一个梨,留下12个铜板,并留下字条:“老乡,我们是工农红军,路过此地,住在你家。我们有个病号正在发高烧,买了你一个梨,现留下12个铜板。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对不起,请原谅。”她们走后,房东一家人回来,看到纸条和铜板,无不为红军严明的纪律所感动。
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红军在长征期间,在思想和行动上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播撒了革命种子,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支持和认可,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扎实的民众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对行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长征途中,红军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群众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出红军的优良作风。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指出:红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军队”,“绝对保护工农贫民的利益”,“红军是有严格的纪律性的军队,不拿群众一点东西,借群众的东西要送还,买卖按照市价。如有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每个群众都可到政治部来控告”。
红军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这是党领导下的红军区别于国民党部队的显著特征。红军在长征途中坚定执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赢得了群众的支持。1935年3月,红二十五军行至华阳地区,发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将60户地主恶霸的3200多亩土地分给1000多户农民,将没收地主的900多石粮食分给贫苦群众。当地老百姓很高兴,以民谣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感念之情:“
红军在长征中不仅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且开展民族工作,争取少数民族的支持。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要经过彝族聚居区。历史上彝汉互相猜忌、彝族内部部落纷争等因素,造成彝族对红军的敌视和疑虑。红军在了解彝族地区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在红军内部进行了民族政策教育,坚决贯彻团结互助方针,带头释放被反动政府作为“人质”关押在监狱的彝族首领,将开仓所得粮食分发给彝族劳苦大众,赢得了彝族的信任与支持。
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一个党如果没有纪律或纪律性不强,就会导致执政能力低下,就不能很好地治国理政;一支军队如果没有纪律或纪律性不强,就会导致战斗力低下,就不可能能打仗、打胜仗。树立正确的群众史观,并且贯彻到革命实践中,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革命的胜利。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通过坚守革命纪律、善做群众工作,不仅经过长途跋涉战胜了无比巨大的艰难险阻,还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磨炼了红军意志,塑造了红军形象,奠定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基础。
红军在长征时期严守革命纪律,提升了自身战斗力;善于做群众工作,增强了红军在群众中的分量和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从中汲取营养,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有益镜鉴。要用长征中的革命纪律和群众路线来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提升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用“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去攻坚克难。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