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政治

激发社科研究原创活力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6-09-27 阅读:134395

 

王广禄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所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如何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性,特别是原创力,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是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性和原创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走出“学徒”状态、摆脱西方学术追随者的角色,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中要立足本土,做出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研究。

理论创新需赶上实践步伐

“创新性学术成果欠缺”、“原创性学术思想、观点不足”,论及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原创能力和水平,多位受访学者持类似观点。“创新不足、原创缺失,停留于追随者、学徒层面,这些现象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体现”,受访学者提到的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有学者以新闻传播学为例表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受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影响比较突出,许多研究或仅可以称作是西方相关理论的注脚。

“总体上看,中国学术界的理论创新还没有赶上实践的脚步。”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怀远认为,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转述、照搬国外尤其是欧美学术成果和范式的现象还较为突出。

“近代以来,中国的学科体系大多是模仿或引进西方的模式,这一直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方松华分析道。

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性

“‘外国的就是学术的’、‘欧美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一种学术认知的严重错位。”何怀远谈到,向欧美看齐成为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标准,这种学术标准下,学术理论界对我们自己的实践问题关心不够,失位、失语、失声,离开西方的学术话语就不能说话,成为西方学术成果的搬运工。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出新范式,表达原有范畴不能够表达的学术内容;提出新论题,对尚未有人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潜在问题提前作出学术性判断;提出新方法,对已有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出新方法加以解决。“发前人之未发、述前人之未述,这就是原创。”

导致当前中国学术原创性不足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关键的一条在于未形成正确的学术认知,奉行“拿来主义”。在学术研究中,对西方学术成果进行译介固然是有意义的,但许多类似成果仅仅停留于翻译、介绍层面,缺乏审视性判断和分析,更谈不上创新。今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在译介和学习西方学术理论、推动中国学术发展的同时,必须要重视理论的原创,必须要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坚持问题导向 立足中国实践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受访学者表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本土、扎根现实、直面中国问题。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和原创力,做出原创性学问,也必须面向和服务中国实践。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是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强烈要求。方松华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全球视野下继续学习借鉴西方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中国自己的日常世界与生活实践,深入中国社会现实,研究总结中国问题、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

“在全球化时代,要做好学问,国际性视野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有原发性创新,必须要注重研究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面对的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在率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造,做出规律性、学理性的探索。”何怀远谈到,在许多非常重要、根本的理论问题上,中国已经做出了原创性的探索与实践,学术理论界对此不能“视而不见”。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佑勇认为,创新、创造和原创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实践。问题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原动力,直面实践方能发现具有深厚研究价值的问题。当前中国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举世瞩目,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中国本土实践应当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之源。以法学研究为例,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才能够成为中国的法律。”(文章来源:20160829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