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刚
内容摘要:不断修改教科书、前后参拜靖国神社、国有化钓鱼岛、解禁集体自卫权等系列行为是日本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右翼思想、力量持续凝结、整合、膨胀的结果。警惕日本右翼思想扩张中国儒家讲究“忠孝”,用“道义”、“仁政”、“修身”、“正心”来规范制约,日本在引进中国儒家文化时,抛弃了“忠孝”观念的各种制约条件,而把“忠孝”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日本天皇、军国主义,导致以天皇的名义行军国主义政策之实的狂热性泛滥。”辽宁大学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史丁在《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一书中对日本“天皇国体观”植入日本国民脑中,塑造日本国民军国主义思想、行为狂热性进行了客观叙述:“在思想方面,近代天皇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天皇主义和军国主义。
关键词:狂热性;天皇;侵略;日本军国主义;民族;日本右翼;忠孝;战争;右翼思想;势力
不断修改教科书、前后参拜靖国神社、国有化钓鱼岛、解禁集体自卫权等系列行为是日本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右翼思想、力量持续凝结、整合、膨胀的结果。看不到这种现象,就不是清醒的唯物主义者。
根子中的狂热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做到及时反省缺点、发扬优点的民族就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民族。日本国民身上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除去优点不说之外,其缺点在特定历史时期不受控制,肆意膨胀发展,冲出合理控制区间范围,就会给自身和周边国家造成巨大灾难。这股势力在明治维新初期对内严格钳制国民思想、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并且以极端狂热性的状态表现出来,深刻影响了亚洲和世界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
日本堀幸雄《右翼辞典》对日本右翼思想和行为作了全面的论述:“右翼具有狂热的排外主义、沙文主义式的对国家过分的忠诚以及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敌视。”从中可见“狂热”一词修饰、决定了日本的“排外主义”、“沙文主义”、“过分的忠诚”、“敌视”行为。岛国孤立的地理生存环境塑造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个性。神道教文化又给这种独特的民族个性赋予了深度的色彩。这种色彩就是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谈到的日本民族的狂热性:“日本是群岛国家,与亚洲大陆最近的距离也有大约
警惕日本右翼思想扩张
中国儒家讲究“忠孝”,用“道义”、“仁政”、“修身”、“正心”来规范制约,日本在引进中国儒家文化时,抛弃了“忠孝”观念的各种制约条件,而把“忠孝”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日本天皇、军国主义,导致以天皇的名义行军国主义政策之实的狂热性泛滥。清华大学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刘江永勾勒出这种狂热性的文化发展过程:“19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曾提出所谓‘忠孝一致’,后来发展为‘君臣一体’、‘忠孝一体’、绝对效忠天皇的‘忠君爱国’思想,成为日本动员国民投入对外战争的重要精神支柱。”辽宁大学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史丁在《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一书中对日本“天皇国体观”植入日本国民脑中,塑造日本国民军国主义思想、行为狂热性进行了客观叙述:“在思想方面,近代天皇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天皇主义和军国主义。近代天皇制通过国家政权,向国民灌输‘天皇国体观’和‘武备第一’的思想,以此来支配人们的精神生活。”一旦狂热性苗头出现并经时间酝酿发展成熟,辅之以军国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特征,就让对外扩张的狂热性发展到极致。
日本的亚洲近邻成为其狂热性对外侵略扩张的首选对象。日本学者伊原泽周把日本奉行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及以此获得的极大物质、精神满足作了深入描述:“甲午之战,八国联军之役,日俄之战,日本不仅全师而返,而且从中国取得了二亿三千多万两白银的赔款和巨大权益,还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它在华的部分权益。日本由此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尝到侵略政策、行为带来的巨大利益甜头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把侵略狂热性发展到癫狂地步,其标志就是日本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中手段之残忍、罪恶之深重,连日本有良知的人都觉得其行为“丧心病狂”。日本战地记者石川达三在1938年1月被派往南京,亲眼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恶。回到日本后,他揭露了丧心病狂的日本士兵在中国犯下的烧杀抢掠、严刑拷打、强奸和杀害等惨绝人寰的罪行。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小代有希子在《躁动的日本》一书中提到,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会因为侵略而心有所愧或有所满足,侵华战争之后扩大了战争范围,触发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势力的狂热性大大增加:一方面大规模侵略中国,另一方面与德国法西斯结盟,袭击珍珠港、攻击美国,妄图获取太平洋的区位优势,将地缘政治目标投向全世界。
在当代国际政治演进的过程中,制度博弈、力量博弈、思想博弈在不断上演。日本右翼势力逐渐扩张声势,动辄影响日本政坛走向、日本方针制定和周边安全形势。在这种影响过程中,我们依稀看到曾经的那份狂热在死灰复燃。跟踪分析、研究日本右翼思想、行为的狂热性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应该加大力度,纵深跟进。(文章来源:2015年11月12日中国社科网 作者单位:中共包头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