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政治

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危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4-03-11 阅读:626440

 

刘 建 伟

 
    摘 要:90后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淡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盲目崇奉西方政治价值观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存在及其解决的长期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容纳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迷及其曲折性,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及其负面性,以及大学信仰教育的削弱及其功利性等。化解大学生信仰危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人民群众长期关心的重大问题;重视和完善信仰教育,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治理和规范网络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高校
 
政治信仰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人们信奉某种政治主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它作为一定人群所崇奉的社会意识,具有一定排他性,同时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主观态度,影响社会个体的行为。政治信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人们政治行为的指南,如果没有政治信仰,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就会迷失方向。大学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对政治信仰的选择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通过对陕西省7所高校的12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政治信仰选择状况,揭示存在的信仰危机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90后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受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发生裂变。将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和三本与民办院校三个办学层次分别发放调查问卷735份、244份和176份。调查对象都是必修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大三学生,其中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群众人数比为11.55∶19.75∶65.34∶3.36。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正如相关文件所描述的,“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1](P203)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政治信仰淡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导向的现实关怀和工具价值被追捧,精神导向的终极关怀和理想价值被弱化。很多人一味关注当下和眼前利益,运用市场经济的成本—收益法权衡得失,竭力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精神、信念、理想等被悬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问及“您觉得是否需要有政治信仰,如果有政治信仰,您信仰什么”时,35.24%的调查对象选择不需要有政治信仰,而在选择需要有政治信仰的大学生中,32.34%的调查对象选择信仰实用主义。可见,受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将知识工具化,以能否更快更有效地赚钱、积累物质财富、享受生活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或主要目标,读书的目的简化为对金钱、权力和地位的追逐,精神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完全被物化,对政治信仰的热情和忠诚度降低。另外,我们对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入党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选择是:有利于就业和发展(61.44%);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35.99%);对共产主义的信仰(31.51%);受周围同学的影响(22.89%);其它(5.52%)。由此也可以看出, 部分大学生完全是按照是否对自己当前和暂时利益有利而选择政治组织,缺乏对具有科学性、崇高性信仰的自觉追求,政治信仰在物质泛化、实用理性僭妄和非理性思潮泛起中弱化。
(2)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马克思主义既是被实践证明的、符合人民愿望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论学说,也是蕴含终极价值关怀的崇高信仰。在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具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特征的社会主流政治信仰, 起着整合力量、凝聚人心、维护稳定、推动进步的作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有53.56%的调查对象承认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但是按照坚信程度来看,选择“非常坚定”、“坚定”、“一般”、“不太坚定”、“不坚定”的大学生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 17.94%、29.88%、34.86%、9.49%和7.83%。另外,在学生党员中选择“非常坚定”态度的占总人数的比例仅为55.68%。由此可知,尽管大学生都受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不陌生,但是这不等于他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更不等于他们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今天多元信仰的主动选择取代单一信仰的盲目遵从的时代,很多大学生陷入信仰诱惑和选择困境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降低。具体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受实用理性和西方思潮的影响,没有形成或丢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还有部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
(3)盲目崇奉西方的政治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受众上是你争我夺的博弈关系。调查发现,对于“西方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 这一论断,49.87% 的调查对象选择赞同和基本赞同,33.01%的调查对象不置可否,仅有17.12% 的调查对象持不赞成态度。在赞同这一论断的调查对象中,党员、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分别占21.88%、 20.74%、 20.95% 和36.43%。另外,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比中国科技先进、生产力发达的原因是西方文化和政治制度比中国优越,进而盲目崇拜西方具体的政治制度,其中:27.46% 的调查对象认为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但是两党制和多党制更优越;5.45%的调查对象认为西方的政党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可以全盘照搬。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化的传入、渗透在推动政治沟通、交流、合作的同时,也侵蚀了人们的传统政治观,消解了人们的政治认同,挑战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单纯、缺乏理性、容易冲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极易对西方发达国家鼓吹的政治价值观“盲听”、“盲信”。
二、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理想平庸、信念动摇和信仰危机的现象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因为理想信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而社会存在是复杂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67.56%);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先进(58.32%);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现状(50.24%);学校信仰教育的缺失(32.45%)。另外,通过座谈访谈我们了解到,互联网的存在也加剧了高校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综合各因素,导致大学生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存在及其解决的长期性
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心的国内问题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第一,严重的贪污腐败(92.56%);第二,过大的贫富差距(90.06%);第三,社会福利与人民期望有差距(87.34%)。他们认为这些社会矛盾的存在及持久没有有效解决的状况,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动摇了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这说明:
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由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治体制由传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体制转变,文化体制由单调僵化的文化体制向灵活丰富的文化体制转变。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快速发展,保持了9.8%的增长率,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明显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养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
另一方面,尽管当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领域,还存在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贫富差距、贪污腐败、治安恶化、环境污染等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存在,并且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表现得还较为突出。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深层次社会矛盾的存在及解决这些矛盾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大学生对根除这些社会矛盾在时间预期上的差距,使得现实与理想、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出现错位,进而引起大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动摇,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信心。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容纳性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逻辑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历史性结论。很长时间以来,该论断在各类宣传读物和教科书中都有阐释,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的心理预期和愿望。但是现实情况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了,似乎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并没有印证这一趋势,相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正以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有学者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大提高、社会结构大变化、政府社会职能增强、全球化中的竞争和协作能力增强,已经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迈入社会资本主义阶段。[2](P5~9)发达国家通过建立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方面的福利制度,提供卫生保健、住房、教育、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和设施,保障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较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生产力发达的现象迷惑了很多大学生,调查发现分别有34.23%的党员、36.12% 的预备党员、45.65% 的共青团员和50.35% 的群众不认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预言。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P33)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化在世界范围不断复制生产关系,扩大了容纳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的空间和弹性,创造了“生产力红利、全球化红利和制度红利”[4](P64)但这仅仅是缓和而不是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改变劳动者和广大人民被机器和工具奴役、成为“单向度的人”的命运。很多大学生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长期性以及资本家的欺骗性和蒙蔽性,轻信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学者鼓吹的言论,对资本主义制度狂热追捧,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判断和理性信仰。
(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迷及其曲折性
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了巨大挫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曾经带领人民将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但是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无视本国的经济条件、制度基础、文化传统提出大而空的社会发展目标,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做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事,最终从一个代表工人、农民和全体劳动者利益的党,蜕变成为一个官僚化、特权化的党。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加上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激进改革,最终导致国内经济崩溃、政治骚乱、社会动荡。当时苏联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89—1991 年平均增长率为-9.6%,其中1991年达到-13%;通货膨胀率连续走高,1989 年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17%;失业人数不断增加,1990年达到2200万人;工人罢工事件增多,在1989 年的11个月内有1500家企业的140万人罢工,直接损失70亿—80亿元卢布。由于苏共不再是全体苏联人民利益的代表,苏联人民不得不抛弃了他。
苏东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是共产主义实践迄今遭受到的最大挫折,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迄今遭受到的最大危机。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阵营骤然缩小,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在曲折中徘徊前进,而国际上则掀起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潮流。西方一些政客和学者鼓吹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历史将终结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完美境界和终极状态,“除了自由民主制和资本主义,人类社会没有别的进化可能”[5](P30)实际上,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仅仅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而不是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更不能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恰恰是苏联领导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才导致了亡党亡制亡国的命运。很多青年学生缺乏政治辨别力,对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缺乏抵抗力,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批判的怪圈中做出错误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82.54%的调查对象承认苏东剧变削弱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31.24%的调查对象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难以走出低迷状态。
(四)大学信仰教育的削弱及其功利性
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核心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然而,目前大学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淡化或者弱化信仰教育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表现在:其一,细化的学科分类使得学生侧重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忽略道德修养、科学品格的养成,有专业技能无专业素养,大学教育完全被碎片化、工具化。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自然科学成为社会的主导学科,人文科学被工具理性所绑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课程被边缘化。其二,以就业以及物质财富的获得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教育导向,使学生急于世俗化,内心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追问。很多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将读书和学习知识的功用线条化,读书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享受,这种观念淹没了他们对意义之本、价值之源的反思,最终“工具理性代替了人文精神,技能传授代替了价值思辨,对知识的顶礼膜拜代替了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6](P114)其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信仰体系的升华。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然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传授,疏忽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导致大学生既缺乏鉴别、判断信仰是否理性和科学的方法,也缺乏对崇高信仰的追随,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在各种政治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文化信仰面前无所适从,陷入信仰迷茫境地。
(五)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及其负面性
互联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业的发展,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从即时聊天到博客空间,从无线增值到电子商务,各种运作模式纷纷出现,嵌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的生存状态。根据有关部门调查,高校96.24%的大学生至少拥有一台电脑,至少有82.46%的大学生开通了手机上网业务,在校学生用户的覆盖人数TGI值高达163.6。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快速性、互为主体性等特点,它有效实现了信息的收集、传播、交换,便捷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张扬了主体的个性。但是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社区,缺乏各种规范的有效约束和严格限制,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其中,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扭转了主客体关系,主体被客体或各种符号所吞噬而迷失自我,从众于解构主流价值观、挑战权威的思潮中,失去对基本价值的正确判断。调查发现,96.56%的调查对象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56.24%的调查对象经常浏览国外网站,32.12%的调查对象相信国外对中国政治的报道。大学生正处于关键成长期,对各种事物充满新鲜感、好奇感,富有理想、激情和批判精神,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很难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有效过滤、筛选,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辨别是非、对错、真假、美丑等问题上遇到困惑。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反本质主义、中心主义、基础主义,在网络意见领袖的左右下随意质疑、否定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迷失了方向。
三、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解决不仅是个认识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重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从政府管理、高校教育和网络引导等多个方面入手,理论与实践、末端与源头相结合、标本兼治。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人民群众长期关心的重大问题
信仰的生成不仅依靠理论的外部灌输,更要靠信仰主体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和切身体悟,自我感知、自我辨别、自我认同,最终确立信仰、坚定信仰、践行信仰。信仰主体在体验中选择哪一种信仰,取决于三点:其一,这种信仰所倡导的终极关怀和价值理念是否与信仰主体的自身追求相契合,契合度越高信仰主体的确信度越高;其二,这种信仰的领袖或领导者是否具有人格魅力,能够使人们产生追随的冲动并参与到群体中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其三,这种信仰指导下的社会实践能否满足个人利益和需求,使信仰主体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好。其中第三点是核心,社会个体能否选择信仰、坚定信仰关键取决于这一点。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7](P123)
马克思主义既具有内在超越性,又具有现实性,它指导社会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身的生命力和价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马克思主义“失败了”、“终结了”、“过时了”、“没用了”等论调不攻自破。要重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必须继续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指导,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 机制、制度、方法的创新,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基础上深化改革以破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有步骤、有秩序地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8]通过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业绩,既教育大学生认识中国国情、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又让他们在心灵深处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信心、对党和政府的重大信任。
(二)重视和完善信仰教育,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当社会发生深刻而急速的变化时,青年学生思想上产生疑问、迷茫和困惑在所难免。但是作为以培养人为使命的专门机构,高等院校必须承担起责任,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灵魂高度重视,努力实现“三个结合”。
第一,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首先,重视信仰教育,将之作为大学教育的灵魂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在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环节渗透,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科学素养,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其次,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知识灌输、弱化信仰教育的现状,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的统一,在层层逻辑论证、反复实践检验基础上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再次,调整高校课程体系,在高校选修课中设置相关课程,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 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辨别能力。最后,发挥大学生党课的作用,选拔一批理论功底扎实、思维开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专题讲授相关内容,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优秀学生党员。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和教育,实现大学生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理论信仰向政治信仰的转变。
第二,信仰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重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做到:以学校校史为载体,深入挖掘学校校史中的红色文化,将高校积淀和汇聚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宝贵资源;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开发和利用节庆活动资源,开展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新颖性的宣传活动;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载体,定期邀请全国道德模范、英雄人物等到学校演讲,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感染学生;以学生社团为载体,鼓励学生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会等社团,带动和凝聚学生;以红色经典和时代经典为载体,向学生推介催人奋进、引人鼓舞的红色经典作品和时代经典作品,通过形象化、立体化、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在先进文化中受熏陶、感染和鼓舞。
第三,信仰教育与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信仰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信仰主体在实践中体验信仰,进而深化对信仰的认识、丰富对信仰的理解。高校的信仰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中,而应该将信仰教育与课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暑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城市社区、企业和机关,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变迁。通过亲身体验,大学生可以体悟到物质主义、实用主义之外的精神享受和价值追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断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内化为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习惯,做到始终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
(三)治理和规范网络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网络社会并不是虚拟:它能够隐藏某一个人的具体身份,但它不能隐藏‘人’的属性。因此,只有将网络自由与政府监管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最大限度地享受网络带来的自由”[9](P46)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重视互联网作为主要阵地的作用,构筑疏导为主、科学、高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建设健康网络文化、维护和谐网络秩序。
首先,转变监管理念,从“围堵”为主转为“疏导”为主,从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成果,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其次,创新管理方式,多种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将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符号、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趣味性、生动性地表现出来,增加理论的吸引力。再次,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连贯、 周密、系统的法律体系,规定市场准入、网络监管、信息安全、网络著作权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推动互联网业的法规制约和行业自律,防止网络自由、网络民主的滥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私人合法利益。最后,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分析、辨识以及健康使用网络的能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高放.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颜鹏飞.资本主义向何处去[J].国外理论动态,2011,(12).
[5]游斌编译.历史终结论的新解释及其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02,(3).
[6]方玲波.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审美救赎[J].探索与争鸣,2011,(12).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N].人民日报, 2011-05  -31.
[9]孟卧杰.论政府网络监管的正当性及其有效改进—以“谷歌事件”为表述对象[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3).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间阶层的崛起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2012M510334)、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研究” (110311QT08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建伟(1978- ),男,山东日照人,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