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继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对教育工作的又一次极具思想内涵与战略引领的重要讲话。讲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科学论述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论述不仅明确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任务,更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法论遵循。在众多教育改革战略与行动中,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区域教育一体化能够统一区域教育标准,降低教育要素流通成本,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将为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新内涵、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
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育强国就其名词意蕴而言,特指教育的强国。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不仅要一体化发展,更要内涵化、高质量发展。一体化不是低层次、低水平、低质量的一体化,而是谋求更高水平与更高质量的区域教育一体化。就此而言,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深化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内容与路径指引。
一方面,在纵向上构建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衔接。深入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与普职融通发展,高等教育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发展,终身学习泛在联通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在横向上构建区域间各级各类教育的互联互通。其一,以标准化建设构建各级各类教育互联互通起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资格认定、质量保证等多方面的标准建设,确保各类教育要素可通约性与可转换,奠定互联互通基础。其二,以均衡化发展规避各级各类教育互联互通的层级障碍,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类型化而非层级化发展。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层次,推进高等教育高位引领与适度均衡,避免教育内卷向下传导,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教育结构生态。其三,破除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清除行政、行业和利益壁垒,以共享化发展分层分类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要素有序流动与共享。
以提升教育服务支撑力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论述赋予了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全新的理解。一般而言,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指加强区域内教育合作联系,让区域教育体结合成为范围更大的区域教育共同体的过程。其目的旨在统一教育教学标准,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教育要素流通成本,从而提升教育产出效益。这一理解视域下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主要侧重于区域内教育资源、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的共建、共管和共享,忽视了教育与科技、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没有从教育服务支撑国家发展的高度来思考教育一体化。教育强国建设突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格局的能力,这一视域尤其强调区域教育对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有力支撑、有机结合和一体统筹,从而引发了区域教育一体化内涵理解的更新以及路径方法的转换。
一是转变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突出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教育一体化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格局的能力。二是推进区域教育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为国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聚焦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等领域,组织协调制订区域内教育拔尖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探索大中小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构建学校、科研机构、产业主体等多元协同的创新育人机制。三是推动教育—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一体化集群式发展。主动对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内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前沿、优势与特点,组建与产业、科技相匹配、契合的学科集群和科研创新集群。同时,积极主动面向科技与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动态调整优化人才培养设置,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多链联接与协同。
以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
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视角,主张在国际化、全球化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重新赋予区域教育一体化内涵理解和路径更新,进而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主要包含两种理解,其一指向社会与教育公平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其二指向教育资源要素流通及其高质量发展的特定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如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就范畴而言,上述两种理解都属于教育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是特定区域内的教育行动,存在区域外国际、全球视角的天然缺失。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视角强调构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关联,跳出区域看区域,实现教育国际化与本土教育一体化的双向互动与协调发展,具体路径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化国际”。要跳出区域看区域,避免“闭门造车”“关门育人”。通过国际流动、国际合作、国际联合培养等措施推动区域教育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育人模式等的引入、吸纳与转化。聚焦国际教育的普遍问题,如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探索、总结、提炼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并形成流程与标准,同时在区域内推广辐射,引领区域内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教育成果与经验“走出去”奠定基础。
二是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国际化”。培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体系、教育质量、教育评价等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性的区域教育和学校集群品牌,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依托第三方机构,构建共建国家跨国教育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确保教育标准与要素可通约、交流。同时,构建开放包容、分层分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学分转换机制,促进国内区域教育一体化成果、标准、要素等“走出去”。此外,还要建立或者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治理和研究机构,传播、辐射中国区域教育一体化经验。
概而言之,教育强国从教育内涵结构之强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服务之强的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以及教育国际影响力之强三个维度重新拓展、丰富、深化了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理解与路径选择。区域教育一体化需面向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为指引,进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区域发展与民族复兴提供教育伟力。
(李云星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