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野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使命

关键字:新时代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规划评奖部 发布日期:2023-11-15 阅读:812

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了谁、如何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以“七个着力”为主要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展现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阐明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与政治保证

从价值立场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享受者,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正确处理和把握党和文艺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即向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既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又能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提供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突出文化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价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独创性贡献。

从政治保证上看,“七个着力”首先就是要“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对于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关键在于“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旗帜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我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保证,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政治性,反映出坚定的党性原则和党性立场,是党性立场与人民性立场的有机统一。

指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着力点。

从根本目标上看,“七个着力”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点内容,致力于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七个着力”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逻辑整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点内容,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七个着力”从领导力量、工作格局、工作任务、主要目标、对外传播等各个方面,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思考和谋划如何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开创新气象、新作为。

从战略任务上看,“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战略任务。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其整合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工具。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它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正是通过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得以推动全民族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共识,使文化建设的过程成为高举旗帜、凝聚民心、培育新人、兴盛文化、展示形象的过程。

从战略谋划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宏观上对如何“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都作出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这些部署和要求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两个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抓手和路径,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战略问题整体性谋划而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

从全球性视野上看,“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建设的全球性视野,是这一思想体系开放性的集中体现。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倡导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宽广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和而不同”体现出人类文明之美,“多元共生”彰显出历史合理性,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站在人类文明互动、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出大力开展跨文化交流、跨文明对话和着力“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开放性特征和全球性视野,具有世界性意义。

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使命,即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涵括了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全体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这一建设目标的确立,深刻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觉。

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铸牢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会贯通,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理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时代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作者系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