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包头日报》通版选载包头市社科界“礼赞七十年 情系稀土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笔会文章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9-12-13 阅读:8586

   

    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院)组织的全市社科理论界“礼赞七十年,情系稀土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笔会,在市域各高校、党校系统、市直相关部门、各旗县区的80多名社科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圆满落下帷幕。12月13日《包头日报》通版选载6篇优秀文章,现全文转载如下:

聚焦七十年包头巨变 升华社科界感念情怀 

■编者按

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院)组织的全市社科理论界“礼赞七十年,情系稀土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笔会,在市域各高校、党校系统、市直相关部门、各旗县区的80多名社科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圆满落下帷幕。这次笔会的文章内容涉及我市经济、文化、生态、脱贫攻坚和城市发展等各领域7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抒发和表达了全市社科理论界助力新时代、礼赞新中国,为包头改革发展奉献才智的家国情怀。本报选载6篇优秀文章,以飨读者。

70年风雨兼程   辉煌包头再出发

                             郝戊(内蒙古科技大学)

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包头市经济社会风雨兼程、华丽蜕变的70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跨越,一代又一代包头人凝心聚力,担当实干,锐意创新,在压力下砥砺前行,在困难中奋力开拓,全市经济社会逐步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经济增速持续加快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头刚从解放全中国的硝烟中走来,百废待兴,经济增长缓慢。1952年,包头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0.7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90元。国家“一五”建设时期,包头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被列为国家重点规划的8个城市之一,且5个国家重点项目全部落户包头市,从此奠定了包头市的工业中心地位。包钢、一机厂、二机厂等重点项目建设,使包头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94元。这一时期,我市搭乘改革对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自主调控市场到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一路春风,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长。1979-2018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总量高达4366.2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也飙升至151133元。195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47万元,到1978年增至1.6亿元;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超过140亿元。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建国初期,我市经济基础极度薄弱。1952年,三次产业比例为71.4∶13.3∶15.3,第一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一五”期间,五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拉开序幕,“二五”期间,兴建了二〇二厂、包铝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从此稳固了包头市北疆重工业基地的地位。到1978年,包头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0.7∶67.1∶22.2,第二产业的经济贡献力压一产、三产,稳居第一,表现出明显的“工业型”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从2016年开始,全市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变,2018年已调整为3.1∶41.1∶55.8,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实现了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 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

随着“一五”、“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包头市一跃成为国家重要的钢铁基地,国家对于包头市固定资产的支持也日益扩大。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截至2017年,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8.8亿元,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63倍。

“十三五”时期,我市加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短板投入,到2018年,包头市共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86项,新增道路面积16.9万平方米,新增供热设施及城市供热干网47.0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1%。并积极组织实施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5%。201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9169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40公里,公路网密度为33.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货运量36578.8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690.3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497.9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7.7亿人公里。民航客运吞吐量203.2万人次,民航货邮总量7144.6吨。包头市已成为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国家现代物流业示范城市,更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亚欧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城乡差距缩小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1949年,包头市耕地面积仅27.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9.8万吨,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很难满足全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到1978年,全市耕地面积达到34.7万公顷,粮食产量达17.2万吨,基本解决了当时全市人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到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已经达到108.4万吨;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085家;拥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2家,其中国家级4家、自治区级34家、市级144家。全市农畜产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保障充分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显著。2018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73.1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68.6万辆,基本实现一家一车的标准;包头市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5.8亿元,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3.3亿元,移动电话用户403.7万户,全民搭上了科技服务的便车;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5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26968元,超过1978年人均生产总值40倍之多,实现了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斐然。1949年,包头市仅有卫生机构3所,卫生技术人员100多人。2018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910个,其中医院1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4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9个,其他卫生机构17个;全市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061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129人。2018年,全市拥有保险公司40家,其中人身险公司16家,财产险公司24家。全年保险业务收入84.7亿元,全年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20.1亿元。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5.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0.4万人,失业保险人数42.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9.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9.1万人。

改革开放40年,包头市旧貌换新颜。回望40年,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总量扩张迅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展望未来,大美鹿城潜力无限,独特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70年艰苦奋斗留存的丰厚底蕴,300万包头人民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心满怀,将全面谱写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70年,包头的文学书写

张伟 (包头师范学院)

包头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但作为一座现代工业城市,是共和国缔造的,与共和国一起茁壮成长。

包头文学,古代有雄浑嘹亮的《敕勒歌》,近代有荣祥等留下的诗文作品。

文学是感应的神经,字里行间听得见时代脉搏的跳动。当我们吟诵着那一行行从诗人心里流出来的诗句,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像翻滚的热浪,灼着脸,灼着心。20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一批诗人、作家的作品尤其给人这样强烈的印象。

戈非《从马尾弦上流下来的歌》,是一首叙事诗,兼具史诗与民歌遗风。诗人取材于著名的马头琴的传说,采撷蒙古族谚语入诗,将草原风情化作生动的意象,以牧民的审美趣尚、风俗习惯摹状画面,无不熨帖、自然,宛若天成。纪征民的《献给母亲的哀歌》,不仅献给自己的母亲,同时献给普天之下所有的母亲。母亲们的经历不同、个性有异,博大而无私的母爱却是相通的。许淇也是20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词牌散文诗,独此一家。将颇富古典韵味的词牌与现代文体散文诗嫁接在一起,是许淇的创造,这位江南才子,精雕细镂,刻意求工,像工匠制作盆景一样来写散文诗,小巧、精致、考究。

散文、小说反映壮阔的时代生活,容量更大。作者们既是建设者,又是见证者、记录者。建设者的豪情,复印在了文学这方纸笺上,作为时代的歌手,奏响了生活的强音。玛拉沁夫的《迷路》从小角度切入,反映翻天覆地的巨变,见微知著,富有表现力。李汀的《永不凋落的花朵》、李仰南的《山里梅》等,都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在包头,呦呦诗社应运而生,诗社聚集了全市诗界精英,他们的创作也代表了那一时代的最高成就。

梁梁的文字,有刀刻斧凿般的力度,颇具军旅诗人雄健、遒劲的风骨。《从一只鹰开始》,是白涛200余行的长诗,鹰是崇尚英雄的马背民族的象征。穿越广袤的大地,面对辽阔的内蒙古版图,诗人激情澎湃,思如潮涌,像雄鹰搏击长空一样,蒙古人的后裔眷恋着草原。从杨挺的《寂寞花》,我读出了一种禅意。花非花,我非我,一个虽涉世较深而依然清醒的人,从滚滚红尘中脱身而出,静默里细察心灵的悸动,体验餍足之后生命的虚无,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念。

小说界有伊德尔夫、李瑞、佳峻、马宝山、王炬、朱丹林、史爱平、马振复、郭福常、樊春岗等一批作家,都表现出很强的创作实力。优秀的散文作品就更多了,许淇、纪征民、杨挺等名家辈出,张我愚的儿童文学、秦新民等的杂文创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包钢,就没有现代工业城市包头。蒸蒸日上的工业生产的豪迈,淤积了这一片诗的沃野。因此,包钢的诗人、诗作,占据了包头诗坛的半壁江山。纪征民、王维章、叶文彬等,就是与包钢一起成长的诗人,并开创了诗的传统,而后薪火相传,代代不已。同为呦呦诗社成员的赵剑华、张钟涛,就是至今还活跃在诗坛的诗人。

“50后”诗人构成了包头诗坛的中坚力量,呦呦诗社的骨干力量均属这个代际。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富有实力。

许是许淇先生的影响,在包头,散文诗作为诗坛的宁馨儿,成就斐然。华彩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跳动的诗思。贯通民族血脉,挖掘地域文化,使得散文诗这种似乎小而轻的文体承载了沉甸甸的分量。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求知的年龄赶上了全社会人心向学、如饥似渴的80年代,各种社会思潮相碰撞、相激荡,空前活跃。文学领域里,不同向度上的多极探索被激活。诗歌界,蒙原、誓戎、农子、丁鼎等都有不凡的表现。散文界,杨晓旭、崔美兰、刘茂云、吴建荣等各臻其妙,多元发展。小说界,郭盛、胡刃以及更年轻的王存喜、樊奇智、王鹏飞等构成了中坚力量。

文学薪火相传,越燃越旺。年轻的一代,接受过完整的教育,高起点出发,正以加速度在挺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70年的积淀,未来的包头文学会有更大的发展。

砥砺奋进70年  农村脱贫谱华章 

——草原钢城70年脱贫历程回顾与总结

董少杰 (包头市委党校)

包头市的贫困治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济式扶贫再到开发式扶贫,如今正在经历开发式与保障式并重的扶贫路径。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1949年的18万左右减少到2018年底的1688人,70年来,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解决上实现了重要跨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努力。

草原钢城贫困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并且呈现普遍性贫困和生存型贫困特征。为摆脱整体贫困状况,全国采取救济式扶贫发展模式。1949年,包头市农村人口24.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68.09%,吃不上饭的情形是司空见惯的。这一时期,国家财力有限,主要采取紧急救助计划和暂时性和补偿性救助。从治理成效来看,脱贫质量并不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等靠要”思想的诞生。

(二)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过渡、普及和推进阶段(1978—2010年)

1978年,包头市农村人口为71.9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45%,贫困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包产到户之前,采取救济式、输血式,集体经济下的管理模式为“五保户”供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1982年包产到户之后,随着集体经济的弱化,贫困治理到达了重要关口。1984年国务院发布通知,以经济开发为主要支撑的贫困治理路径拉开了帷幕。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我市重点围绕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同时,伴随着城镇化大量农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到2001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近20万人,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和脱贫。

进入21世纪,我市农牧民收入增长进入了黄金时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2511元增加到2010年的8296元。此阶段的扶贫政策,坚持科教结合引导贫困人口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开发式扶贫从全面普及阶段到纵深推进阶段,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实现贫困治理的有效模式。

(三)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阶段(2011年—至今)

2011年以后,农村贫困特征呈现出收入型贫困和支出型贫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的态势。这一时期的致贫因素,从单纯的温饱型贫困转向产业、教育、医疗等。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注重产业发展、党建引领、自主脱贫、生态建设、社会保障兜底等全面促脱贫的举措,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扶贫典型和扶贫样板,成效十分显著,从2013年到2018年底,共有17316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自治区级贫困县固阳县实现了顺利摘帽。

草原钢城工农互促的贫困治理格局形成

包头市在不同时期不断探索和创新减贫模式和减贫方案,形成了工业城市背景下农村减贫的现实路径,走出一条工业支持农业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工农互进的减贫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包钢为首的重点工业企业入驻包头,农业大力支撑工业建设和体系的完善,也是由于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工业经济对农业生产力水平、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较强的助推作用。

改革开放后,国家和地方投资对包头工业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掀起了经济发展的高潮,包头市工业总产值实现了由几十亿到百亿、甚至突破两百亿。进入新世纪后,包头工业经济再次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显著提升。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劲头更加十足,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且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贫困治理进入到决胜阶段,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势在必行。而包头市的工业发展也实现转型升级,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包钢集团公司、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包商银行、北重集团公司、包头农商银行等一批参与帮扶的企业将帮扶资金集中使用,几年间整合捆绑3亿元,帮助贫困地区解决了道路、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难题。通过形成企业带动、社会发力、政策支持的扶贫格局,实现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地,帮助17316人完成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包头70年的扶贫历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城市谱写了人类反贫困的工农业互促格局,为今后的贫困治理和其他地区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蹄疾步稳推进美丽包头建设

任希珍 (包头市委党校)

历史无声,岁月有痕。这座坐落在阴山脚下的草原明珠——包头,绿意盎然、宜居文明,已蝉联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森林城市、“城市双修”、“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等称号。

1850年,包头开始成为黄河上游的商贸交易码头,成为中国大西北商品集散地。1890年建镇,隶属萨拉齐管辖,1926年1月设县,1938年设市。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包头城镇人口约10万人,建成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

1952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包头兴建大型钢铁企业,把包头列为重点建设城市。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做出《关于加强包头工作的决定》,提出包头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地之一。随着“一五”期间,五个固定投产投资6.27亿元大型工业援建项目的顺利实施,由此开启了包头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包头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建国初期,钢城矗立。为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凭借地质学家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稀土矿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国家有关部委共同组织中苏专家确定了包头钢铁公司、六一七厂(内蒙古一机厂)、四四七厂(内蒙古二机厂)、四道沙河热电站(第二热电厂)和宋家壕热电站(第一热电厂)5个项目的厂址。国家建委组织专家组在工厂选址基础上编制了包头市新市区规划,开启了依据科学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的历程,由此,包头从一个塞外皮毛集散地,一跃成为祖国北疆的基础工业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由中共中央直接批复城市规划方案的地级城市。

包头城市空间布局尊重了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了后来城市建设的有序性,奠定了包头“组团式”的基本格局。

改革开放,日新月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包头市开始系统地从区域角度着手构筑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将新旧市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同时对城市建设的全部内容进行全面布置和综合安排。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道路交通不断畅通便捷,行政服务、科技教育文体活动、商业经济活力等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优化布局,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南海公园、赛汗塔拉、银河广场等104个公园广场陆续建成,市民的文化素质大幅提升,幸福感与日俱增。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包头市基本形成了“一市两城、多组团、多中心”的城市布局,突出山、城、河、绿的城市格局特色,城市面貌大大提升。这为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为传统工业型城市转变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支撑。

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城市建设集中区生态格局。山北地区重点实施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中部地区重点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大青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南部城市建设集中区实施大青山南坡绿化、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公园绿地提档升级、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景观道路建设及海绵化改造等一系列工程。

建国初期,包头城区仅有63株行道树。70年后的今天,包头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53.3万亩,重点区域绿化4.6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319万立方米。建成各类公园、广场及游园点等158个,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801公顷。实施45项园林绿化工程,“主体营绿”全面推开;对建设路、阿尔丁南大街、巴彦塔拉等重要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总改造面积达到了21935立方米。

历经多年城市建设发展,包头市构建了“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组团隔离、绿网相连”的城市绿地构架。“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绿地格局,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有了高品质的休闲娱乐。

进入新时代,包头市以建设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呼包鄂榆地区的开放发展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战略定位为基点,通过实施“工业化升级、中心功能提升、生态文明强化”三大战略,以新型工业体系和产业空间作为发展动力,将生态文明贯彻于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全方位构筑中心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

经过70年的探索实践,包头已蜕变成了舒朗大气、通透开阔、生态宜居的北疆明珠。一座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已初具规模。 

青山区经济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闫鹏宇 王玉洁 王昊 (青山区委党校)

青山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设立的新型工业城区。70年来,青山区经济经历了曲折探索和全面发展两个阶段,最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青山区经济建设的实践

(一)改革开放前:曲折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确定以钢铁、机械制造业为重点建设包头工业基地,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置青山区。随着全国三万援建大军的到来,一机厂、二机厂、二电厂、核工业二〇二厂等国家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投产,相关配套建设企业也紧随其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亲临视察指导,青山区的基础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然而,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磨难,支柱企业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00万元,财政收入27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97万元。

(二)改革开放后:全面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青山区立足实际,全面发展经济建设,目前,青山区的经济建设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成为自治区经济建设比较活跃的旗县区之一。

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地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青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从百万元到亿元再到百亿元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仅为500万元,2004年突破百亿大关,2017年实现918.69亿元。工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工业总产值,1985年1664万元,2017年773.3亿元。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2.1%,位居市五区第一。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持续向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000年0.33∶66.94∶32.73,2018年0.5∶35.4∶64.1,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并不断优化和升级。经济发展格局不断优化。2002年,青山区提出经济发展的“两带一区”战略,万达、沃尔玛、九星数码、现代金融、奥特莱斯、会展中心“六大商务区”相继建立,2018年前3家零售额实现92.3亿元,同比增长10.2%,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启动建设了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2013年跻身于自治区第二个千亿元级园区行列,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280亿元,先后被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包头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引进金谷银行,金融保险机构增至55家,对地区税收贡献率达到26.4%,青山区经济建设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产业经济加速转型,新旧动能加速转换。2009年开始,青山区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力度,实施“一镇四社区”、“美丽乡村”等乡村振兴建设工程,以及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同时,打造了华亿花卉超市、色气湾乡土风情街、东达山艺术区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一村一产”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初步形成,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北重集团“360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二〇二厂获批“自治区核燃料元件企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工程机械等15家企业被认定为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五二研究所等5家机构被认定为自治区第一批科技服务示范机构。2018年,新增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全市的40%。

青山区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立足区情,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自建区以来,青山区积极转变发展思路,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历经“一体两翼、工贸并举、以工促贸”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抓二产促三产带一产”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期发展思路,到“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332215”系统工程、“十一五”时期“两带一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再到目前打造“两基地”、建设“三城区”的发展目标调整,青山区发展战略目标的探索实践不断成熟。

(二)发挥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机集团、北重集团、核工业二〇二厂、北奔重汽等国有大企业,为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装备制造业成了青山区的主要产业。2006年,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应运而生。时至今日,6大主导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三新一高”4大基地框架基本搭建,为青山区现代装备制造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成功引进实施包头传化交投公路港物流园区、王府井等一批工业及商贸服务业项目。2018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0个,为本区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使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和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改革开放后,青山区民营经济凭借自身优势,逐步实现了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2018年,青山区市场主体达3.4万户,从业人员达24.6万人,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永盛成、新时代信托等8家企业入选自治区民企百强,小尾羊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无论从总量、增量看,非公经济已达到并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逐渐发展为青山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石拐:一个资源型小城的70年变迁

白海燕 (包头市委党校)

石拐地区煤炭储量丰富,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了开采煤炭的记载。民国时期,晋军在此地创办了绥西第一个大型煤炭企业——漠南矿业有限公司,开始大规模采掘。日本侵华期间,也曾将魔爪伸向这里,建铁路、办企业,源源不断的优质煤炭从一条条山沟里运送出去……

石拐从兴盛、衰落,继而转型,皆因一个字——煤。

因煤而兴

新中国成立后,包头成为国家“一五”计划规划的重点工业城市之一。1956年石拐划归包头,成立石拐矿区,成为包钢配套建设的重要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基地。1958年,在石拐成立包头矿务局。20世纪60年代,矿务局各煤矿年产煤炭可达300多万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渐放开,煤炭行业开始活跃,20世纪80年代末是石拐矿区产煤的历史最高峰,至1990年,私营小煤窑有153家之多。包头矿务局局属矿17个,职工27000余人。

煤竭城衰

随着资源逐渐枯竭,20世纪90年代后,包头矿务局所属煤矿、企业陆续关停,工人被迫分流转产。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资源枯竭、市场需求不足、技术设备落后等诸多原因,煤炭产能严重下滑,直至1998年,包头矿务局划归神华集团公司管理。

1998年对于石拐来说,是一个分水岭。随着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关井压产政策的实施,石拐矿区也相继取缔和关闭了一批非法小煤矿,淘汰了一批产能落后的煤炭生产企业。1999年,石拐矿区更名石拐区。这一时期,石拐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00年,石拐工业产值在包头各旗县区排名倒数第一,自治区101个旗县中排名倒数第四。2001年财政收入比2000年下降32.9%。下岗职工再就业面临巨大压力,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地区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多元转型

产业的转型。2001年,石拐开始筹划工业园区,发展硅铁产业。2008年,包头市进行市区区划调整,石拐区面积新增142平方公里,解决了长期制约石拐发展的空间问题。按照规划,石拐新区将作为包头第五个城区,定位为包头市原材料物流园区,配套物流发展加工制造业。2011年,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区,这也成为推动石拐谋求特色转型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八大之后,石拐确立了“生态立区、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富民兴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一轴三核”的发展路径,即以包头——石拐一级公路为主轴,喜桂图新区、老工业区、五当召生态旅游区3个核心区互为补充。

首先是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换代。依托周边蕴藏的煤炭、铁矿、硅石、白云石等资源,又紧邻钢铁、铝业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石拐于2001年开始筹建工业园区,2004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截至2017年,石拐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已达89户,形成“硅铁-金属镁-镁合金及应用”、“煤层气开采-煤-洗精煤-焦炭-煤焦油深加工”、“铁矿石-铁精粉-钢铁冶炼-特种钢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链。2018年支柱产业发展平稳,光伏领跑者、高钛渣、煤制甲醇等项目有序推进,标志着传统能源产业开始向新能源产业转型。

其次是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石拐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多头并举。2016年,石拐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目前,以五当召旅游区创“5A”为龙头,花舞人间景区和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两翼,花舞宝格特古城景区、喇嘛河生态景观、大青山影视基地、赵北长城等为补充的全域旅游基地初具规模。

2013年,石拐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并启动了“智慧石拐”项目建设,是内蒙古5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唯一一个区县级行政区。2016年10月,石拐签下了“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应用”的合作协议,成立大数据产业园区。

居民社会生活的转型。石拐的转型之路是产业的转型,更是居民社会生活的转型。2000年以后,石拐区通过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城乡统筹一体化、老工业区综合治理、农村牧区搬迁安置、互助幸福大院等保障住房工程,建成房屋200多万平方米,让6万余居民基本实现了户户一套新居,圆了石拐人多年的宜居梦。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优化,使石拐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黑”转“绿”的蜕变。石拐的变迁是一部由“黑”转“绿”的蜕变史。300年的煤炭采掘史,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给石拐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这座小城蒙上了一抹黑色,环境污染、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它身上的标签。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石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开始启动了多项生态治理工程。

2013年,全面实施绿色工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和包石一级公路沿线、大青山南坡、五当召周边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9%上升到现在的33.2%,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成为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重要支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石拐的变迁之路成功诠释了一个北方山城摆脱贫穷落后,迈向现代化取得的历史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探索、完善的历史大背景中,石拐走出了一条更加协调、更加绿色、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转型之路。(文/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