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第六届社科学术年会暨助力包头高质量发展论坛于2021年12月29日召开,会后《包头日报》整版刊登了部分成果,全文如下:
《包头日报》2021年12月30日整版
由市社科联(院)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协办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新包头”为主题的包头市第六届社科学术年会暨助力包头高质量发展论坛于2021年12月29日召开。会上,市直有关单位及部门,各高校科技(研)处,市属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负责人等60余人齐聚一堂,交流探讨共谋发展。以下摘登部分专家学者的交流文章,以飨读者。
构建包头现代产业体系对策
内蒙古科技大学 张璞
按照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构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对构建包头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突破现有产业体系的“结构性陷阱”。优先布局新基础产业,发展以5G、新材料、新能源、新交通等为代表的“硬”基础产业,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发展的“软”基础产业和以工业互联网、智能物联网、智慧电网等为代表的“互联性”基础产业。
二是打造产业链创新生态。组织吸纳供应商和客户实现“链动”创新,形成产业链创新生态。激励产业链的节点企业主动联系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高度重视产业链上的“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设备和基础软件”的研发链嵌入。
三是激活创新主体的内源动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环境,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
四是加快现代金融要素培育。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纽带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充分挖掘现代金融的资本媒介功能、跨期风险配置、财富管理等功能,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五是增强人力资本提升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投入力度,尤其是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类技能人才培育,使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更加匹配,吸引人力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
六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发展。加快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依靠科技抑制煤电、钢铁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探索建立能源、资源、数据三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减碳新机制。
包头市融入黄河几字弯地区产业链的问题及路径
内蒙古科技大学 魏曙光
包头市各产业能否形成链式发展并深度融入黄河几字弯地区产业链,对于几字弯地区整体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我市融入几字弯地区产业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业优势产业链门类齐全,但上下游、左右侧环节尚不完整;二是农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但产品缺乏特色;三是物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产业链断环较多、衔接乏力;四是金融业先发优势突出,但辐射作用较弱,区域间难以协同发展。为此,融入几字弯产业链的路径建议是:
一、发挥工业集群优势,做好强链补链延链。要发挥引领作用,持续巩固和强化自身工业发展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围绕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做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作,吸纳几字弯地区前端企业与本地链主企业深度合作,完善左右侧产业链;重点引进产业链中下游精深加工产业落户包头,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价值链转移。
二、利用资源优势,提升农牧业与文旅业竞争力。建设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农牧园区体系,发展精深加工,围绕农畜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农畜产品生产、仓储、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的一体化链条。积极助推区域旅游联盟,打造智慧文旅业,实现文化旅游业区域间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联通。
三、发挥地缘优势,带动区域物流业联合发展。从仓储资源和物资运输两方面同时发力,同其他地区联合建立集散中心,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与区域协同,探索物流资源共用共享。
四、明确自身定位,主动融入国内金融产业链。积极推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形成金融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反哺金融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形成更大的金融经济圈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优化网格化治理 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
内蒙古科技大学 王力平
包头在基层治理创新中的网格化治理成效显著,成为应对基层治理变革和挑战的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和策略选择。但是依然存在着治理理念悬浮、治理机制不够健全、治理主体参与度不高、信息平台的技术治理失灵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网格化治理机制。
一是转向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探索新型网格化联动治理模式,实现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管控模式向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多方回应转变,让民主在服务民生中得到深化提升。
二是加强基层网格的治理韧性建设。通过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来拓展“网”的牵引范围,以多主体合作提升不同力量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构建风险管理、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循环往复、持续改进的治理闭环。
三是优化多元共治的“五社”联动治理。通过融合发展、运转有效的“五社”联动治理,形成城乡社区活力充分激发、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作用明显增强、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社会慈善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良好局面。
四是实现治理资源的共享整合。进一步完善网格化联动治理平台,通过网格治理流程再造,促进数据集成,推进社会服务治理智能化,有效地破解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碎片化困局,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无缝隙联动,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包头市委党校 董少杰
一、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四不摘”原则,突出脱贫成果巩固的重要举措,保障脱贫人口收入实现进一步增长,“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工程进一步巩固,监测户、边缘户的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化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政策,扶贫项目资产管护运营机制逐步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和有效拓展。
二、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鼓励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巩固建设一批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特色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动力。积极推动本市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牧户建立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品牌建设,打造本市有机、绿色农畜产品建设样板。
三、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以村史馆、非遗文化馆、红色文化教育馆“三馆”建设为基础大力挖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以“乌兰牧骑+”“讲习所”“微讲堂”等形式,推动思想文化建设。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等多种渠道,培育乡风文明。利用文化墙、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载体,活跃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继续补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支持农村牧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推进 “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管护,推进电网建设和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实施。强化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统筹。逐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低保、救助等保障政策,针对低收入群体完善兜底保障和救助体制。
优化法治环境 建设现代化新包头
包头市委党校 彭红丽
一、法治政府建设引领、示范法治社会建设
(一)提高政府依法决策能力,提升决策效能。制定重大决策目录,明确重大决策事项。重视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决策风险评估质量。发挥“外脑”作用,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完善听证目录及程序,保证公众有效参与。
(二)继续创新“放、管、服”制度,提升服务效能。权力清单公开、明确并动态调整。服务清单明确、细化、公开。持续加大“减证便民”措施实施力度。要加强督导检查,避免政府部门违法违规增加证明事项。打破部门之间基础数据的“信息孤岛”。
(三)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确保对权力运行的知情与监督重点领域信息必须公开且要准确、及时。优化政府门户网站的互动功能。规范依法申请公开信息工作。
(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推进制度落地实践。完善体制,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加快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执法辅助人员管理。
二、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强化法治政府建设
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水平,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畅通渠道,拓展空间,引导公众更多更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全方位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机制,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助力优化法治环境。
黄河流域国家战略助推新包头现代化进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 张江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标志着十八大以来国家级第七个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完成。包头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应抓住黄河流域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助力现代化新包头建设。
积极聚焦,主动融入。国家级常态化机构的设立与领导小组的工作推进机制,是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包头需要主动融入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所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任务、行动、政策的设计以及相应的资金配置等,并积极聚焦国家项目方向下的本地需求、特色与禀赋,做好重大项目储备。
打造特色,创新驱动。重点围绕发展稀土新材料等新型材料,延伸发展稀土、钢铁、铝、硅材料等产业链条,抢占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高地,创新体制机制引智引人,创新驱动。
融入引领,协同发展。黄河流域战略强调协作协同,未来把要素和资源重点投放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积极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从打基础、建机制、寻突破的协同发展阶段,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使我市真正成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域,争取一体化发展示范项目与政策支持。
构建包头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包头医学院 曹伟波
2021年1月包头市委十二届十三次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这为我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可以依托小尾羊、长信、牧蒙和北辰等龙头企业,着力构建玉米种植——饲料加工——肉羊养殖——精深加工——餐饮直销的产业合作模式,延长农业产业发展链条。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可围绕农业产业园区做文章,让其成为科研成果转化、都市休闲观光、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现代农业科技宣传、现代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园区,充分体现西部地区与民族地区特色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积极吸引包头市周边市民观光旅游,以此提升包头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包头市地区经济发展。
三、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可以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为对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积极选拔并培训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人才,开展从种植到收割、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全过程技能培训,为构建包头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四、积极引进外来人才
利用已有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优势资源,与省内外农业院校搭建实践研修基地,为农业院校学生及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实践基地;建立优势资源平台,积极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聚集我市。通过引进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和重大产业,吸引高层次、实用性紧缺人才到我市就业创业。
新型研发机构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
稀土高新区党务综合部 李宝乐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稀土中心),对包头市创新能力提升有推动作用,基本模式是以企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平台,既是协同创新的组织者,又是连接科研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枢纽,向创新链上游辐射科研机构等创新源头,向下带动企业将创新成果产业化。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持续优化运营机制。稀土中心制定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管理办法(暂行)》《科技成果信息采集与奖励办法》《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等激励政策,激活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二是多渠道投入资金。三是强化平台支撑能力。稀土中心打造了创新产业园,搭建了7个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研发平台。四是提高政策针对性。包头市创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制定《稀土术语和定义》,在第二届国际稀土标准会议上正式立项,开创了国际稀土行业标准的先河。五是实行“三自主”的科研模式。前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预设计划,在实验室阶段先行立项,根据科研院所的特长按照科学研究规律和产业发展实际,实施“高科技成果跟踪计划”,组织专家评审。六是采用灵活的人才使用培养体系。稀土中心立足实际,提出“刚性培养本土人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聚才战略,刚柔并济,“培养+引进”的模式激活了创新实用人才市场的一池春水。